【關注合作社】世界最大的工人合作社:蒙德拉貢
文/潘毅 @破土工作室
【編者按】 今年「五一」,英國《衛報》報道了歐洲出現的工人接管倒閉工廠的新聞,引起人們對合作社運動的關注。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後,工人們拒絕接受工廠關閉自己失業的現實,自己接管了工廠。在法國,2010年以來平均每年有30家以小公司為主的企業變成了工人合作社。在西班牙,僅2013年一年就有大約75家企業被其前員工接管。據統計,目前歐洲有大約500家倒閉的工廠被前員工接管,它們大多數集中在西班牙,也有一些位於法國、意大利、希臘和土耳其。馬克思曾高度肯定過合作工廠,認為其「是在舊形式內對舊形式打開的第一個缺口」,證明了資本主義制度將被生產者聯合的制度所代替的可能性。 如今,合作社運動發展得如何了?這種新的社會經濟形式在資本主義的包圍下能生存下去嗎?破土編選了幾篇相關文章,以供參考。
西班牙工人合作社系統——蒙德拉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工人合作社,擁有257家公司和合作社,已經成為西班牙第十大集團。截至2014年,它有7萬名合作社成員,企業分布在五大洲,2014年收入達到125億歐元。他們的業務無所不包,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跨行業合作制聯合體。
從2008年開始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對西班牙的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性影響,失業率一直在20%的水平居高不下,但是蒙德拉貢合作社中,卻沒有一個工人在這場經濟危機中失業。
在全球化的浪潮和資本主義的夾擊中,蒙德拉貢的存在既像一個孤島,又像一個奇跡。自從它在1950年代成立以來,它的聲譽傳遍國際,類似的模式也在英格蘭、威爾斯、與美國發展起來。蒙德拉貢的經驗,對於解決當下歐洲工人的失業問題、中國新生代農民工的問題,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蒙德拉貢的由來】
蒙德拉貢系統是由一位天主教神父何塞·瑪麗亞·阿里斯門迪 (Don Jos'e Maria Arizmendi)所創立。1941年神父第一次來到蒙德拉貢這個被西班牙內戰毀壞的市鎮,1943年,想要解決當地就業問題的他,為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工人子弟建立了一所初級技術學校。
1956年,這所學校第一屆的五位畢業生在他的教導之下,創建了一家生產煤油爐的小型合作社工廠,工人本身有擁有權及管理權。這個工廠便是今天蒙德拉貢的核心合作社——法哥合作社(FAGOR)的前身。
1956年恰逢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期,因此給了蒙德拉貢一定的市場空間。神父想要從互助免除剝削關係,創立一種新的優於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蒙德拉貢地區在西班牙屬於分裂分子盤踞的邊緣地帶,當地的主流文化和生活習慣與西班牙大多數地區都不一樣,政府和市場都忽略了它,而這也成為它發展的土壤。起初,蒙德拉貢僅有一萬多人,毫無基礎設施。蒙德拉貢人在一種沒有國家支持的艱難情況下開始了他們的工業化。
1959年,蒙德拉貢建立了他們的第一家勞動者銀行。這家銀行奠定了蒙德拉貢發展的基礎,發揮中央銀行的角色,去支持新合作社的成立,並且鼓勵研發。他們負責了合作社內部的全部社會福利制度。銀行的雄厚實力來源於蒙德拉貢所有合作社的個人賬戶都存在這裡。只要成員進入合作社,除非選擇退出,否則個人賬戶上的工資、養老金等都不能從銀行取出。因此企業的盈余和個人的盈余都在銀行裡。
1959年他們開始建立社會福利的制度,1964年後,他們進一步成立了一個跨合作社聯盟,鼓勵合作社內部建立市場。1991年,為適應歐洲統一市場的競爭環境,該地區的眾多合作社又聯合起來,組建了蒙德拉貢聯合公司(簡稱MCC)。目前,MCC已發展成為集工業、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商業、金融、教育和培訓、科研和信息、服務等100多家合作社為一體的跨行業合作制聯合體。成為歐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合作社集團。
現在這個合作社系統裡包括有83個工業合作社,1個信用社,8個教育合作社、4個農業合作社、1個消費合作社,10個研究合作社,7個服務合作社,至今這整個系統的凈值達數十億美元。
【所有勞動者都是所有者】
發展至今,蒙德拉貢靠的是堅持「合作、參與、社會責任和創新」四個價值觀。
蒙德拉貢合作社的社員既是勞動者,又是所有者,社員利益與企業發展榮辱與共、休戚相關。參加蒙德拉貢合作社的工人都集體擁有並控制這個企業,施行工人民主管理,通過每年的社員大會來決定誰擔任管理職務。生產什麽、如何生產、在哪裡生產和利潤如何使用等一切基本決策掌握在工人手裏。
蒙德拉貢工人合作社堅持參與管理,警惕官僚主義,堅持生產者和所有者不能分離。財富的分配是建立在團結的基礎上,所謂「團結經濟」就是對社會有參與,對工廠有認同。蒙德拉貢工人合作社絕不生產不環保、沒有用的產品,堅持自身的生存價值和文化。
為了讓社員盡可能不喪失對企業的控制,蒙德拉貢還規定了每個合作社的人數,一旦合作社人數膨脹到一定數量,就強行拆分成小合作社。
蒙德拉貢有著寬松的加入和自由的退出機制,靠自身的優越性來吸引成員。2008年經濟危機,所有企業都在裁員的時候,蒙德拉貢堅持不裁合作社成員。在內部管理上,它堅持高度的自主權,依靠內部的民主管理制度,主權歸所有勞動者所有。在資本使用上,蒙德拉貢把資本當做工具,同時又控制工資差距。起初,蒙德拉貢的最高與最低工資之間不得超過1:3,現在逐步調整到1:8。
互利合作、內部交換也是蒙德拉貢的核心精神之一,與一些大型資本主義企業不同,蒙德拉貢不鼓勵競爭,鼓勵內部合作、技術共享,建立良性的內部合作機制。它尊重勞動者的勞動價值,不因為產品本身的價值而產生工資上的差距。
蒙德拉貢合作社來自底層,初衷是解決這個小鎮的生存。為了贏得市場,他們要實現生產的產品要比市場上的性價比更好,證明工人合作社機制比資本主義更優越。1974年,蒙德拉貢的職業學校變成研究中心,專注產品研發,並逐漸發展成為今日的蒙德拉貢大學。
在合作社運作過程中還堅持以下十個基本原則,正是這十項原則讓蒙德拉貢在堅持初衷和確保發展上尋求平衡:
自由加入。MCC向所有能夠證明自己勝任合作社工作的人開放;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政治觀點、不同民族和不同性別的人,在加入合作社時,均不受歧視。
民主管理。MCC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由全體職工組成的社員大會;社員大會遵循「一人一票」制,而無論其投入「股金」多少;MCC所有成員,在占有和了解信息方面權力平等。
勞動者主權。MCC認為,勞動者是改造自然、社會和人類自己最重要的因素,勞動者享有合作社最高權力,包括分配勞動成果的權力。「在MCC工作,勞動不是謀生手段而是樂趣」。
資本處於從屬輔助地位。MCC認為,是勞動創造財富,資本只是一種工具,從屬於勞動,是合作社發展的必要條件;資本的積累應當與個人的貢獻掛鉤。
社員參與管理。MCC的民主辦社理念,不僅體現於入社資格的開放性方面,而且還體現在建立和形成了良好的社員參與機制等方面,使所有社員實行自我管理並通過多種渠道參與合作社管理工作。
報酬的一致性。MCC內各合作社實行統一的工資確定方法;合作社按工作崗位、工作業績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工資標準,以體現社員對合作社的貢獻;MCC還可以通過橫向調劑,確保所屬合作社或子集團間社員工資水平不會出現太大差別。從整體看,MCC普通員工的工資高於社會平均水平,而領導層工資則低於社會的平均水平。在公司內部,薪金最大差距是1:4(在大多數合作社),有些調到了1:8。
合作社之間的合作。MCC認為,為了實施「一致性原則」和提高效益,必須建立合作社之間的合作機制。MCC通過建立統一的和可以流動的勞動制度,以及實行生產經營上的協作,促進內部利益共享。MCC與巴斯克自治區的其他合作社開展合作,促進共同發展。MCC還與西班牙、歐盟和世界各地的合作社進行廣泛的合作,促進了合作社運動的全面發展。
推動社會變革。MCC致力於以合作社為主的各項活動,為社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貢獻。包括: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建立符合合作制原則和社會保障制度,並與當地經濟、社會組織密切合作,創辦公益事業等。
普遍合作。MCC在社會經濟各個領域,主張實現和平、公正和發展的目標,主張縮小貧富差別。
發展教育。MCC的創業者們認為,要想使合作社得到發展壯大,必須要有高素質的領導和員工。為此,需要投入必要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來開展各方面的教育和培訓;通過對合作社成員的培訓,讓他們深入了解合作社的原則和制度,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和水平。
【留下來就是成功】
蒙德拉貢也在理想與現實,以及來自左右派的批評夾擊中艱難生存著。左派認為他們是改良主義,沒有參與到更前線的工人運動中去。右派則直接批評他們違背了資本生產的邏輯。
1986年,西班牙加入了歐盟,西歐的資本大量進入,移民工生產成本大大降低。90年代,蒙德拉貢遇到全球化的更大危機,為了不在全球化強大的資本動力下倒閉,以及本土合作社的工人不失業,蒙德拉貢聘請了大批雇傭工人,非合作社工人的比例越來越高。目前,蒙德拉貢雖然仍保有7萬人,但比起高峰期的10萬人已經出現了下降。蒙德拉貢也在中國投資設廠,但因為無法納入蒙德拉貢的內部合作體系、法律制度障礙等等原因,這些工廠都不是合作社性質的。
面對批評,蒙德拉貢人直言,站在道德高地上批評很容易,但當項目落地,就必須考慮很多實際的狀況。1956年到1986年,蒙德拉貢僅倒閉三家工廠,這是同時期以美國為代表的其他國家的工廠倒閉率所無法比擬的。為了保證西班牙本地合作社工人不失業,只能犧牲在中國等其他地區工人的利益。資本本身沒有屬性,它只是工具,關鍵看人怎樣利用。一方面,沒有資本就無法存活,另一方面,蒙德拉貢人又要小心翼翼地處理與資本的關係,以免被資本吞噬。
在全球化之前蒙德拉貢也許還可以存活,但是現在似乎越來越難。如何處理中國工人和西班牙合作社的困境?目前看來沒有完美的答案。但,「每個階段都是鬥爭過來的,我們需要不斷反思,留下來就是一種成功。」MCC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