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關注香港長遠農業發展的本土研究社,今日發佈香港首份水耕產業研究《水耕透視:水耕透視──香港水耕產業初探》,從本地現況、國際經驗及不同個案,初探香港現時「水耕熱」的具體實況,就此向新農業政策作出建議。
本土研究社成員劉海龍指出的政府就水耕場的資料並不整全。據本研究調查所得,水耕場的地理分佈主要在新界西(共15間)及建設在戶外農地上(共18間),營運方式主要以銷售農作物、休閒農場、出售水耕系統、技術與儀器及自家餐飲服務四方面。全港有水耕公司共35間,官方資料卻只得20間。
菜統處水耕場問題多多 新界部分水耕場「未種植 先破壞」
菜統處的水耕場作為政府發展水耕農業的重要先導計劃,無論在環保還是投資回報的表現均不理想,其種植蔬菜的碳排放量,即使只計算其耗電量,也比一個大江埔村常規農場的總碳排放量多約13倍;透過分析菜統處iVeggie的案例,發現營運上已虧蝕合共約六百萬,並不如最初估算般樂觀。成員劉海龍批評政府正建基於一個失敗案例作發展範例,將水耕放在農業諮詢的主導位置。
另外,成員劉海龍憂慮近三年出現的「水耕熱」會帶來「未種植 先破壞」的情況。因為政府無對水耕作規劃限制規範水耕場會為業界帶來更清楚的參考準則,避免發展及保育的衝突。
國際經驗
成員袁月興批評香港發展的水耕農業的政策為「空降式」發展,沒有技術背景和大學科研的支持,在國際競爭上毫無優勢。比較外國水耕農業的發展,無論是西方國家、日本、新加坡與台灣,都是對應當地既有技術(例如溫室)及科研支援之上發展水耕種植,從而建立更具競爭力的全球產業鏈。從台灣水耕的興起歷程可見,政府的資助並不易持續,而水耕種植生產規模的增長亦有待觀察。率先獲利者未必是廣大市民,反而是水耕廠房建材商。荷蘭本地有科研作基礎下推動水耕,日本、中東對應各自問題,香港則抽空脈絡,很有機會像以往香港推動水耕般重蹈覆轍。
訂立「為何而耕」的政策目標
劉海龍最後建議政府政府應從規劃及執法上加強對新界農地發展水耕場的規管,建設於不可耕作土壤上,以杜絕違反環保原則及破壞土地的操作方式,亦須清晰定義水耕種植乃屬於「工業」或者是「農業」用途,這有助解決「工農不分」下各種規管、保育爭議及政策配套的問題。政府若要把水耕種植放進新農業政策,必須認真了解不同地方的產業發展脈絡,交代其政策目標,特別是「為何而耕」及「為誰而耕」。
本土研究社正為《水耕透視──香港水耕產業初探》籌募出版計劃,如欲支援更多民間獨立的農業研究,請聯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