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KANO》 是野球 不是棒球

《KANO》 是野球 不是棒球

《KANO》
(註:大量劇透)

一看《KANO》的故事大綱,便很想看了,電影說的是30年代的嘉義農林,本是一支從未贏過任何一場球球隊,在嚴厲的日本教練帶領之下,一舉突圍,在無人看好之下拿下全島冠軍盃,並遠赴日本,問鼎高中野球的最高榮耀--甲子園……而更特別的,是這支球隊是由漢人、日本人和台灣原住民共同組成的,單看大網,已包括了無數戲劇元素,實在大有發揮空間。

對於Baseball,咳咳!我不知香港有哪些人會像我一樣無聊,我從沒完整看過一場棒球賽(無論現場或電視直播),但我卻看過不少有關棒球的書籍,甚至連左外野與右外野要求有何分別、第一棒跟第二棒要求有何不同都有一點兒概念。

於是,看《KANO》之時,我腦海內便浮現唐諾寫的有關甲子園的一篇文章,他是這樣寫的:「通常,甲子園裡水平最高的技術部分是守備,接球撲球的動作皆如出自同一本教科書且極勇猛不畏死,可見練球的辛苦和教練的威權……」看見電影中的嘉農球員的拼命表現,我終於明白唐諾的意思了。

因此,電影中展現的,是日式野球精神,而非美式的棒球精神,追求的不是個人的數據如何亮麗,而是團隊合作精神,而且抱著絕不退縮的奪戰精神,大家看到的,不是主角們如何揮出華麗的全壘打,而是每名球員拼命地防守,努力擋下每一球,正如教練所說:「不要只想著贏,要想著不能輸。」所以在吳(Akira)受傷,投球無法壓制中京後,隊友絕不放棄守備,雖然比賽最終還是輸了,但卻贏得人們的尊重。看此片時,總有種熱血的感覺,就像在看日本的動漫如《男兒當入樽》等。

電影追捧的是日式野球,電影懷念的也是當年日本統治的美好,那時的人生活可能不太充裕,但那時的田野實在太美麗,日本人也為他們帶來美的建設(大澤隆夫的角色簡直就是神),而且對漢人和原住民沒有太大的歧視(教練的妻子簡直視球員為兒子,而本來譏笑他們的記者,很快便搖身一變成為他們的「粉絲」),或許,這正是魏德聖甚至不少台灣人的日本情意結吧,總是對日本又愛又恨。也因為多了這些歷史背景和民族因素,令電影也比那些日本體育動漫,在熱血之餘,多了一點深度和韻味。馬志翔首次執導,絕對是合格了!

原文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