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反核者都不看科學報告

正在看資料撰寫關於核能和氣候轉變的文章,看到臺灣因爲反核而又在立法院前發生衝突,又衹能說這幫人真的很缺乏知識。全面的解釋問題需要時間,我先簡單的抽出最重要的問題去說明。

聯合國氣候轉變跨政府工作組在不到十日前才發表新報告,說必須將全球溫度增幅控制在兩度以内,在2050年前要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40-70%。報告中兩個圖表清楚説明反核的後果將會很嚴重:

圖一是清楚説明了電力和熱能生產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其他環節固然重要,但要控制排放,你必須有潔净的電力,因爲它跟經濟活動有直接和緊密的關係;要減排必須考慮整體,因爲每個環節都有一定的條件限制,不能希望用減少其他環節的排放去覆蓋電力的排放,尤其是你的目標是減少40-70%的總排放。

圖二說不同情景對控制排放成本收益的影響。橙色欄是缺少某種技術對成本貼現值的改變。如果你不知道什麽是貼現值,簡單的說就是將來的錢的價值跟現在的錢的價值不一樣,現在使用錢會有更大的功效,所以要考慮將來的錢的價值,你必須有貼現,在資本市場這叫做利息。(從另一個角度想,貼現就是如果你有一項不確定的技術,這項技術對你設想中的情景會有什麽什麽影響?)

也即是說,貼現越高,你在整過過程中需要支付的成本越高,這代表你將要付更多錢去獲得同樣效果。這會製造一個機會成本,如果貼現值低,你可以用同樣的錢獲得更好的效果。回來看橙色欄,第二項說如果全面停用核能,你的貼現會增加多少。按照2100年達到450溫室氣體濃度計算,全面停用核能會增加7%貼現值;而用2100年達到550濃度計算,貼現值會增至13%。這等於說,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越高,核能的效用就越大。如果你放棄使用核能,你要減排的成本就越高,成本控制能力就越低–效果越低。那使用還是不使用核能?答案不是很明顯嗎?

假如社會大部分人懂科學,又或者是留意相關科學知識和新聞,我們就不用去繼續爭拗這個問題,可以直接去增加核電減少排放。想一想,一年的核能損失要用煤去取代,這代表排放量增加多少?技術的發展減慢了多少?如果反核者關心的是安全問題,首要任務是清楚歷史,切爾諾貝爾是蘇聯在核電廠内胡亂進行實驗而引起的;福島則涉及政府的處理不當和一連串政治/社會結構問題三哩島並沒有引發重大的健康和人命傷亡:從安全角度看,你所需要的是公衆和專家去介入監管,而不是廢棄核能。

要全面廢核就等於認爲汽車可以引起人命傷亡,所以就去要求全面禁止汽車的使用。不要用「核危機會長遠的影響當地生態和人口」這個藉口,相對與氣候轉變對全世界生態和人口的影響,不論是在地域和時間上,核危機都算不了什麽,更何況我們有大量安全措施去確保核安全,但除了減排以外沒有方法去控制氣候轉變。何者風險和負面影響較大?答案又是非常明顯。如果你的出發點衹是「當地生態和人口」,那你就是沒有想過世界人口怎樣受氣候轉變的威脅,你就是無知兼自私。

原文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