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保釣運動歷程

香港保釣運動歷程

(獨媒特約報導)三聯書店於上星期三(10月30日)舉辦了人文講堂「香港本土論述意識」第四節,邀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榮譽研究員雷競旋博士介紹香港保釣運動的歷史。雷博士在70年代也是熱衷參與保釣運動一員,他感嘆當時的運動是香港社運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可惜最後還是失敗收場。

保釣運動的醞釀期

在保釣運動開始前,英國在香港的管治不受市民挑戰,尤其在六七暴動後,整個社會以努力達致繁榮安定為主要價值和目標。同時,土生土長的年輕一代逐漸步入成熟年齡,已慢慢不像上一代般視自己為暫居香港的過客。1963年中文大學的成立,以及西方學運和反越戰運動的發生,均為年輕一代奠下了後來保釣運動的基礎。年輕人開始關心維持社會繁榮安定以外的問題,例如身份問題、人生目標、香港社會應有的方向等。60年代的文社運動、1968至1971年的中文運動、1969/1970年的反越戰運動、1970年的中文大學罷課抗議經費被削減等事件,均影響和推動了後來由年輕人主導的保釣運動。

釣魚台問題的出現

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日本隨即將釣魚台列島規劃屬於琉球,1900年在沒有對外公佈的情況下將其易名為「尖閣群島」。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接手管轄琉球。同時中國收復台灣澎湖,卻沒有注意到釣魚台已被易名及規劃到琉球領域。1968年聯合國遠東經濟委員會在黃海及東海進行地質勘測,認為釣魚台海底可能蘊藏大量石油,於是問題便開始出現。1969年7月,台灣國民政府宣示對釣魚台的主權,然而1970年7月日本正式否定了台灣的宣示,釣魚台之爭便正式開始。

IMG_8204

香港保釣運動的歷程

香港的保釣運動基本上和美國留學生的保釣遙相呼應。在1971年2月至1972年5月間,香港共有約30次公開集會和示威遊行,其中參與人數超過一千的有六次。雷博士指,當年最先在香港喚起運動的並非本地大學生,而是一些關心事件的年輕人。當大學生開始接手事件,運動的規模和參與人數一次比一次大。同時此運動佔據了學生幾乎所有時間,雷博士還記得當年雖然身為學生,卻幾乎沒有回過學校,整天均是組織及參與集會,或幫忙在街上發傳單。然而,當時社會的媒體和其他不了解事件的市民均視大學生為製造事端、破壞社會安寧的罪人。尤其是六七暴動後,香港社會對社運十分敏感。大學生多次舉辦的集會和示威遊行及背後的原因被媒體扭曲成沒有理據、無事生端的反叛行為,因此大學生當年的運動並不為其他香港人所接受。

香港的保釣運動從最初的和平示威,慢慢演變成示威者經常被捕、參與者被警方毆打的激進運動。其中最受社會關注的是1971年7月7日由學聯發起的維園示威。當天的示威於下午7時開始,警方早就部署了防暴隊及多輛豬籠車。示威過程裡21人被拘捕,十餘人被打傷,包括兩名記者和沒有參與運動的多個路人。有人目擊當時的洋警司威利(H. N. Whitlely)以警棍打傷多人。在維園外,防暴隊亦胡亂追打途人,有兩輛電單車被焚,以據聞有人聽到槍聲。事後,多份報章譴責警方使用暴力;八份大專學生刊物亦出版了聯合號外,前後印刷共七萬份在街頭派發,社會對保釣的關注度急劇上升。

1972年1月,美、日兩國確定琉球歸還日期為當年5月15日。在港及美國的保釣示威從未間斷。一直到1972年9月27日,中、日邦交正常化談判開始。而在1978年10月,中、日簽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保釣運動暫時告一段落,然而釣魚台之爭一直到現在仍未解決。

保釣運動的總結

雷博士指,雖然保釣運動的直接目標最後失敗,卻形成了對中國政府的強大壓力。在中國眾多的邊境爭議中,只有釣魚台問題具有如此特殊的民意基礎和抗爭傳統,令政府無退讓的餘地。保釣的失敗亦使參加者關注中國統一的問題,引致運動後來的左傾。

另外,保釣運動除了喚醒了學生和青年,並對一般社會大眾作政治教育,它亦結束了六七暴動以來香港社會的沉寂局面,開展了民間力量敢於表達意見、公開行動的先河,迫使政府改變政策,也令輿論對示威遊行等態度有所改變。

記者:馬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