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及關注團體在會議前示威抗議
(獨媒特約報導)何止三年又三年,在港難民困境經歷兩屆立法會仍未有改善。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昨日召開會議,難民及關注團體在門外示威後坐滿公眾旁聽席。多個組織力陳難民面對食住行的困局,近日飽受抨擊的香港國際服務社(ISS)則繼續強調合約承辦商的身份。不少議員不滿政府處理難民政策,質疑其「態度不積極」,對保安局及社會福利署(社署)的回應不收貨,直言改善措施「不能再拖」。
學者民間申訴難民困局
基督教勵行會調查發現七成難民表示食物援助不足夠。Vision First婦女社群Mrs Mirembe Lillian Dorothy批評,政府沒有專科治療津貼,適齡難民無法入學。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練安妮則批評港府剝奪難民工作權利。她引述澳洲例子,尋求庇護者到埗六個月後便可工作;美國則是150日。有已經成年的難民希望報讀職業訓練局的課程但遭拒絕,原因是局方只培訓在港工作的人。
Vision First(VF)行政總監Cosmo Beatson展示難民惡劣住屋環境的簡報,批評社署未有盡責監管ISS。租金津貼自2010年後再無調整,跟不上通漲。VF斯里蘭卡社群的Mrs Budgama Mudiyanselage Shayama Perera指,她們一家五口得到的津貼無法應付租金,交通津貼亦不足應付巴士費。
港大研究行為健康的Ms Malabika Das關注難民心理狀況,他們承受極大壓力,例如隻身來港的難民會極擔心在家鄉的親人生死,希望政府能更注重難民心理支援,並培訓社工協助難民。
官員回應議員不收貨
ISS計劃總監Ms. Panares繼續強調合約承辦商的身份,堅持程序,不會接受「walk-in client(未受社署評估難民)」求助,但稱樂意接受建議及改善。無獨有偶,保安局首席助理秘書長(保安)胡德英承認援助難民計劃「有地方要改善」,又指當局會酌情批准已經取得難民資格人士的工作申請,入境處亦曾回覆教育局,沒有反對難民子女在港上學。社會福利署副署長(服務)麥周淑霞稱正檢視租金津貼水平,又認為食物供應充足;每十日領取食物的安排「可以調較」。
除帝理律師行的Ms Patricia Ann Ho不同意官方回應,議員亦稱「不收貨」。民主黨何俊仁及黃碧雲要求政府提交資料,如「多少難民無書讀」及解釋為何不讓他們工作。又質疑社署為何只委託ISS提供服務,「給ISS二億元資助,有多少用在行政上,有多少真正落在難民手中」?張超雄直責港府對難民的承諾是「大話」,建議官員及議員組團視察難民境況。工聯會麥美娟認為官方態度不積極,又提議增加撥款,訂立更完善制度協助難民。民主黨劉慧卿憶述兩屆立法會前已商討類似議案,改善進度緩慢,要求當局「不能再拖」。議題將於九月上旬繼續商討。
編輯:方鈺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