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為中共背書的中大學生報(上)

為中共背書的中大學生報(上)

文:D.T.

《中大學生報》2013年2月號刊出了一篇文章,題為〈從《南方周末》新年獻詞事件看坊間言論/編輯自由論的局限〉(下稱《局限》),批評民間異議聲音搞錯事實,立場偽善,並且聲稱《南方周末》新年獻詞被砍掉是源於立場右傾,理當如此。該文立場偏頗,筆者未能苟同,也為此現象心憂,謹回覆如下。

《局限》的主要觀點
《局限》一文長逾四千字,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將《南方周末》定性為「黨報」,然後提出廣東省宣傳部多番撤換《南方周末》新年獻詞,屬於「每個媒體都十分常見的編輯流程」。同時,作者嘗試引証指出,事件與廣東省宣傳部(下稱省宣)部長庹震無關,並且暗示民間異議聲音將矛頭指向庹震,是源於「中共內部的派系矛盾」,亦即中共黨內右派的陰謀。

第二部份主要指出《南方周末》為財雄勢大的右翼媒體,涉事的新年獻詞〈憲政夢〉所主張的憲政,實為「徹底私有化」,認為該文「完全否定了中國憲法的歷史合法性,就連五四運動都被它否定」,最後甚至聲稱「〈憲政夢〉不是因為主張人權,而是因為否定憲法黨綱的底線,露骨地主張金權,而被撤掉的。

第三部份以黨派須有權制訂自己的編輯方針,來合理化省宣對《南方周末》的干預。其次,批評以民間異議聲音為代表的「自由派」,立場雙重標準,「比方說,自由派人士不會抗議《大紀元》不發表讚美中共的言論」,「同時又對毛派網站《烏有之鄉》被封殺一事視若無睹」,說明「(自由派)實際上只主張右翼有『言論自由』和『編輯自主』。」

限於文章篇幅及個人旨趣,本文將集中討論《局限》一文合理化省宣干預《南方周末》的論証過程,其他枝節將視乎情況略為回應。至於其他內容,則留待識者評說。

「黨報」是甚麼意思?
將《南方周末》定性為「黨報」,是《局限》作者的推論起點。回應《局限》的論証過程之前,必須先搞清楚「黨報」的意思。要搞清楚「黨報」是甚麼意思,則有必要先了解內地的新聞體制。首先,一個必須認識的國情是,目前中國大陸依然禁止民間辦報。網上不時有人取笑,當下中國的新聞自由還比不上慈禧太后掌政的晚清,很遺憾,這在某意義下的確是事實。

現時大陸發行的報紙,大致可分為黨委報和非黨委報。黨委報不用說,就是各級黨委辦的報紙,也就是所謂「黨報」;可是,非黨委報不代表便脫離了國家的直接控制,它依然必須由國家認可的單位出版。例如,不少香港人都認識的《足球週刊》,其實是《體壇周報》旗下的雜誌,而《體壇周報》則是湖南省體委的機關報。其他例子如《中國青年報》(即《冰點周刊》所屬的報紙)、《解放軍報》、《華商報》等等,莫不是隸屬國家認可的單位。

這好像與我們的印象不同?對。因為無論黨委報或非黨委報,絕大多數都是以市場化方式運作,幾乎都以甚麼甚麼集團為名,甚至集資上市。這類既隸屬於黨委或某某機關,卻又以市場化方式營運的「集團」,用大陸的官方說法叫作「事業單位,企業管理」。那就是說,這個「單位」屬於社會服務或公益性質,本身不牟利,但以市場化運作。伴隨「事業單位,企業管理」的發展,原來官樣文章的「黨報」為了迎合市場需要,九十年代開始紛紛在旗下創立周末報和子報,《南方周末》正是其中一例。這些周末報和子報,因為要迎合市場需要,內容和風格均與傳統黨報頗為不同。當然,周末報和子報的言論界線必然還在黨的監控之下,但因為不是直接操控,編輯游走的空間較大,可以玩「擦邊球」,也與《人民日報》之類的傳統黨報達成了某程度上的分工。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的報業在九十年代中後期出現「集團化」的趨勢,簡單來說,就是中共將繁多的小報整合為以「黨報」為重心的幾大報業集團,方便控制輿論。以廣州為例,目前在廣州發行的廿多份報刊,絕大多數均隸屬於三大報業集團: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其中,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由廣東省委委託省委宣傳部主管、主辦」,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由廣東省委主管、主辦,廣東省委宣傳部代管」,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則是「由廣州市委主管、主辦」。簡言之,它們都是「黨報」。目前我們在中國大陸看到的報紙,實則大多是報業集團化後的「黨報」。

黨報應該有權制訂編輯準則?
有了這個基本認識,便可知《局限》作者所說,「在階級社會,若要實行有意義的言論自由,就須容許代表各階級、階層和黨派的媒體,制定自己的編輯準則」,是如何荒謬之極。這句說話,如果說的是擁有基本新聞自由的社會,當然是合理得無話可說;但若是以此合理化中共對媒體的操控,卻是徹底去脈絡化的評論。

中共設計的新聞體制,恰恰與《局限》作者所說的原則相反,正是建立在禁止各階級、階層和黨派擁有代表自己的媒體的基礎之上,並將所有媒體視為中共的宣傳工具。在「舉國皆黨媒」的新聞體制下,在黨國不分的政治現實中,你說支持黨應該擁有自己的媒體,其實就是等於說支持中共操控全國媒體。不要忘記,所謂黨報黨媒,其實全是國家資產。原則上,沒有人會反對政黨應該擁有自己的喉舌,但麻煩《局限》作者,先請中共將黨國資產分家,並且容許其他黨派擁有自己的媒體,再來談這條原則。

退一萬步,即使我們接受黨管媒體,也不代表便要接受省委的管理方式。事件爆發後,派駐《南周》的審讀員曾理,以網名「審讀小組@六十不惑」,大膽發表長微博〈究竟誰刪改了南方週末新年獻詞?〉,其中一段便如此回應:「即便是總編輯對版面稿件進行撤換修改,也是違反報紙編輯出版規程的。總編輯有權撤稿修改,但必須通過責任編輯去執行,而不能自己親自操刀。[……]有些媒體、網友認為,按照中國國情,長期以來一直是黨辦報紙、黨管媒體,宣傳部門對媒體有監督權,對報紙如何辦有決定權,撤改你一篇稿有什麼大不了的。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黨管媒體是管大政方針,管辦報原則,而不是管具體業務,管如何選題如何採寫如何編輯。」( 註釋1)

編輯流程有既定分工和原則,不能說改便改。舉例說,筆者知道近年中大學生報一直聘用設計師協助排版。假若總編輯不滿意設計師的排版,相信也不可能擅自重排直接送印,至少也該與設計師溝通過再作定奪。資深傳媒人錢鋼在〈新聞前線:黑幕,就這樣揭開了!〉,詳細整理《南周》事件中涉事專題被「修理」的過程(在此不贅),最後如此評論:「請問諸君,見過這樣的出報流程嗎?對內地的新聞控制,我不能說不熟悉,可是眼前的事實仍令我震驚!還有什麼不在巨細無遺的管控之下?策劃案、選題、題目、文稿、圖片……一切一切,都必須唯「萱萱」之命是從,而報紙的記者、編輯、總編,都淪為被驅使的家丁。」省宣對《南週》編輯部的干預粗暴至此,如果這也算是「每個媒體都十分常見的編輯流程」,筆者真想請教:中大學生報出版委員會之上有沒有「宣傳部」?每期月刊需要送審多少次?若是甚麼也沒有,作者究竟是憑甚麼空口說這種屁話?

(待續)

----------------------------------------------------------
註釋:
1. 見〈究竟誰刪改了南方週末新年獻詞?〉。後來,曾老先生因發表此文而被迫離職,離職後兩天,即2013年4月3日,因消化道靜脈大出血而不幸離世,享年61歲。詳見〈前南周閱評員去世引發悼念潮〉。

參考資料:
一、石七刀〈從《南方周末》新年獻詞事件看坊間言論/編輯自由論的局限〉,《中大學生報》,2013年2月號。
二、曾理〈究竟誰刪改了南方週末新年獻詞?〉,2013年1月6 日
三、錢鋼〈新聞前線:黑幕,就這樣揭開了!〉,2013年1月16 日
四、〈前南周閱評員去世引發悼念潮〉,《德国之声中文网》,2013年4月5日

相關文章:
D.T.:〈為中共背書的中大學生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