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浪西灣海星學校
近日多份報章報導很多有關大浪西灣新聞,但似乎都是單面的報導,經過一翻資料搜集及重整後,將於多角度去探討大浪西。
清代有位詩人,曾到大浪四灣郊遊,為此撰寫一首竹枝詞:
「白沙奧向海下來。
一見高塘大浪催。
惟遇大灘須壯士。
木頭舟渡北潭開。」
另外一位名人郊遊此地就是任期最長的港督麥理浩爵士,當年在大浪西灣游水後,在電視節目稱讚香港最美的沙灘就是大浪西灣,至此為人所熟悉。
大浪西灣正名西灣,因地處大浪灣以西海灣,故稱西灣。西灣對開大浪灣屹立三座海島,中為大洲右叫尖洲左稱爛頭排。三座海山形成三道屏風,正所謂白雲為藩籬碧山為屏風,阻擋怒潮。村後山是螺地墩,有一條引水道,村左面是夾萬坑,上遊有三個潭,雨季水深過人頭。
大浪西灣全村姓黎,祖先來自東莞魚涌白沙頭,開村至今有700年歷史,全盛期居民約250人,除以漁農為生,也會靠賣柴為生。戰前有一個村民叫何心,在山頂築了一庭大炭窰,窰頂中央有一個洞,窰身呈圓形,樓高10尺,口徑10尺,每天燒柴成炭運出市集賣,收入頗高。其他村民上山斬柴轉售給何心,售價為一文錢。隨著火水及石油氣興起,炭業式微,停用大炭窰。
大浪西灣村民全是天主教徒,其中一間教會興辦學校,名為海星學校,又名海星聖堂,有點似修道院,戰後初期有3班共30人。村民不是捕魚就是務農為生,小孩往往跟隨大人捕魚或落田工作,導致收生不足,越來越少,最尾剩下2名學生,於1992年停辦。
翻查2005年由亞洲電視節目《香港風華:情繫大浪灣》時,訪問了士多老闆福伯,當時有不少年老村民因西灣村日漸衰落而賣地給發展商。
60年代時,因年連乾旱,政府選址於官門海峽興建最大的水塘萬宜水庫,供香港市民清潔食水。而西貢東大大小小廿十多條村面臨拆村,村民安置於西貢市中心的公屋,還得到可觀賠償,惟獨西灣村沒有在賠償重置的名單中,村民惟有留村生活。官門海峽未封時,如要在西灣興建房屋,由於陸路交通廢時,水運建材令成本培增,3文錢運一塊磚,30元運一包英泥。當官門海峽封後,船隻要繞道而行才入到大浪四灣,運費比之前還要高,漸漸便沒有船隻肯運建材了。
另外,到現時政府沒有為西灣興建碼頭,令村民及其親戚日常生活帶來不便,運送糧食也成問題。親戚朋友前來探親往往要用陸路,由西灣亭步行45分鐘,村民與外邊親戚朋友日漸疏離。年老村民對政府失望,也想改變生活惟有賣地給財團。
村民不竟都要生活,賣地或保育,真是難以取捨。
預告:下一篇是生態及地貌篇。
節錄自:
亞洲電視節目《香港風華:情繫大浪灣》及《西貢風情》
《穿村 : 鄉郊歷史傳聞與鄉情》,梁煦華著
西貢風貌,蔡子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