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轉載:《明報》今日續談石硤尾藝術村

創藝中心擬為藝術家分流
總裁:未棄綜合體目標 胡恩威:「商業化」期望有問題

【明報專訊】本報早前報道「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工作室使用及開放率偏低,引來租戶激烈討論,中心行政總裁呂豐雅接受專訪時直言,至今仍未放棄中心成為工作室、藝術商場和景點等綜合體的目標,但承認野心可能太大,未來會磨合訴求,約滿後則會檢討方向,並構思引入藝術家分流等措施。

民政事務局發言人表示,當年沒有把創藝中心的計劃交予立法會商討。而前民政事務局長何志平曾公開表示,希望中心可吸引投資者,長遠建構出一個旅遊點。在中心的網頁上,則列明「我們鼓勵租戶能與公眾對話及交流,而不是只將單位作為辦公室或創作室之用」。

認野心太大 租約期滿後檢討
近日此想法遭部分租戶激烈反對(見表),但呂豐雅表示,創藝中心作為藝術家工作室是首要目標,但亦未放棄其他目標,「曾聯繫旅發局幫忙宣傳,但擔心準備未足,後期先敢做;亦曾考慮在走廊加塊牌,說這裏暫時較少工作室開門,希望大家體諒」。他希望外界能給予時間,不要急於達標,亦會和不同租戶商討中心定位,待一年後租約期滿後再檢討。

農曆新年過後,由上周至昨天,本報記者再抽5天於不同時段到中心觀察使用率,結果見單位有人的租戶,由22間至40間不等,與上月22日至2月1日的3天觀察結果相若(見表)。

綜合8天不同時段的觀察,相對於平日,中心於周六人氣最旺,2樓平台下午舉行繪畫活動,約有20多人參加,場內有40個單位有人使用,約10多人在各層游走。而昨日的表演活動也有30多人參與。根據創藝中心非官方網站http://jccacmate.com.hk,去年10月至今年1月底,共有49個展覽或活動於中心內舉行,主辦者主要是租戶。而2月活動亦有21宗,活動主要集中周六及日,包括相展、裝置展覽、講座等,另平日也有課程於不同工作室舉行。

呂豐雅承認,租戶存在兩個極端,「有人好想要客源,有人不要人流;現階段做不到明文規定藝術家必須開放工作室,不設規定,是現實考慮」。他表示,將來會考慮把藝術家分門別類,在館內實施分流計劃,令創作者有空間,做生意者亦不怕冷清,「相信這個不是本港最後一個藝術中心,未來有幾個中心時,就可進一步分流,既有創作型藝術中心,亦有商業藝術中心」。

藝術工作者胡恩威認為,不應以工作室開放時間評斷藝術中心,「要睇就睇一年、半年」,但其實中心定位本身有問題,應探討為何有「商業化」的期望出現,「藝術不應只看效益,而是有生活情趣,這種管理思維可以調節」。他亦指出,可引入非牟利團體經營藝術村。

望政府改為無條資助
呂豐雅認為,現時本港並無成熟的藝術品交易機制,但在國外,藝術中心甚至可以計算藝術家的身價,來判斷藝術投資的回報,將來本港或可多一個客觀指標。他希望將來政府可改為無條件資助,令中心不用背負商業化的壓力。

呂豐雅指出,本港創意產業亦面對外界強烈挑戰,「要講市場,比如內地的藝術家叫價低,人才多,香港要贏人,藝術家要比人付出更多」。他亦認為,藝術行業一直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他指韓國每年有近10萬名藝校畢業生,當中出頭的可能只得100個,其他大多轉行,「藝術家和社會,都要接受現實」。

單位僧多粥少 300團體輪候
事實上,香港藝術家對租金低廉的創作天地需求甚大,根據創藝中心資料,整個中心出租的大小單位有120多個,少於5單位因退租而暫丟空;但另邊廂,正在輪候租用中心單位的團體或個人則有300個;他們極可能要待一年後大部分單位約滿後才有機會。

學者﹕中心忽略社區聲音

【明報專訊】城市規劃學者梁啟智認為,公營藝術村受政府資助,本身須受公眾監察,但衡量藝術工作成效,不可能有客觀標準,「因社會、政府、藝術家要求都不同,結果一定是政治化的」。

理念太多 更易惹爭議
梁現於香港大學地理學系及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學系兼任講師,他指出,賽馬會創藝中心的規劃本身存在問題,更易帶來爭議,「政府把商場、工作室、旅遊點、社區中心等理念,統統寫進去,就以為自己已完成工作!」而除了藝術工作者和政府,社區亦應有聲音,「突然在區內佔一個地方,如果變成一個文化景點,附近的地價、店舖都會變;亦有人會問,區內這麼窮,為何要給藝術家用?」但他指出,公眾根本無法參與創藝中心的決策過程。

政府原稱可吸引人流創商機
深水區議會社區設施委員會主席郭振華表示,當年政府向區議會推銷時,曾表示創藝中心可帶旺地區人流,製造商機及推動社區文化。而區議會的立場是希望工作室盡量開放,「若藝術家希望只是單獨創作,亦不必在這裏」。

青文書店重開無期

【明報專訊】賽馬會創藝中心7樓一個單位,早前被發現疑被用作貨倉,原來該單位由著名樓上書店青文書店所租,自東主羅志華去年初不幸去世後,由一班熱心人士和家人組成「青文臨時小組」,計劃舉行藝術品、藏書拍賣籌款,為重開青文及轉為多用途場地展覽場鋪路,但在款項收到後,卻因收款戶口問題沒覑落,結果拍賣交易告吹,現時仍未知青文能否重開。

「青文臨時小組」由多名文化人組成,包括葉輝、游靜、朗天、陳智德、鄧小樺、陳志華、袁兆昌等,當時他們欲與羅志華的家人一起繼續租用創藝中心的單位。本報曾聯絡該小組數名成員,他們卻表示小組無人牽頭,「青文」從未運作。

成員之一朗天指出,整個臨時小組並無負責人,曾開過數次會,因大家事忙,本想宣布小組解散,「但事實上都未運作過,連解散都談不上」。他指出,現時已不清楚青文書店的現。另一小組成員葉輝就表示自己並非負責人,未有回應提問。

朗天解釋,早前小組希望為青文書店籌款,「錢已收到,但大家覺得,不知存入哪個戶口」,小組曾考慮另開獨立戶口,但又覺得不適合,他自己則建議以個別人士的戶口收款,也未獲接納,結果藝術家要取回藏書和藝術品,款項就退回給競投者了事。本報曾聯絡羅志華的家人,但在截稿前未獲回覆。


開放工作室 有人樂意有人指侮辱

(明報)2月16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創意藝術中心內各租戶對將工作室開放與否各有意見,其中質疑開放政策的租戶認為「天天開放被觀賞的商品,實屬侮辱」、「滋養藝術的環境,難道要像商場嗎?」;也有租戶表示不介意與遊人交流,但因工作需要有時不在工作室或無法開放,實屬正常。

租戶﹕搬入前已知鼓勵開放
「有參觀者只以長鏡頭影相;有人入來溝通,我亦很願意。」但租戶Ruby表示,因工作需要有時不在工作室,或是無法開放參觀,卻甚為正常。事實上,中心內有做生意、開藝術班、搞創作的租戶,部分租戶希望吸引人流到訪,但她不認為這些訴求之間有矛盾,「大家相處,就必然要面對這些問題」。

中心一直抱持鼓勵藝術家開放工作室的態度,另一租戶Winston就表示,搬入前已經知道這些期望,但渴望有一處地方吸引到一班人搞藝術,他自己亦不在意給人參觀。但因租約無白紙黑字寫明要開放,不知個別租戶如何了解,「開唔開放,每個人都有自己意見」。

藝術工作者梁寶山慨嘆,政府一直以來把文化藝術放予社會較後的位置,令藝術家覺得自己不被重視,出現「自我邊緣化」情况,「即是怨天尤人,覺得自己懷才不遇,而看不見其實自己手上的資源都不少,這種心理狀態很壞」。

她認同創藝中心設立之初,對社區諮詢較少,「有人會問,點解要喺窮區搞?雖然窮區不等於無藝術」。但她認為藝術家可以利用深水埗的低成本優勢作生產基地,而非消費商場。她建議當局應先考慮地區條件,引入地區組織的諮詢,並以團體租用的形式先行,令社區人士清楚知道藝術村的用途,再慢慢發展。

明報記者

----------------------------------------------------------------

[社評]現況與原意有落差 創意藝術中心運作有待改善

【明報專訊】本報記者於1月底及2月初3次到訪由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而成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下文簡稱中心),發覺只有約兩成多單位正「開門營業」;本報記者其後5次再到訪中心,發覺使用率仍是差不多。我們支持香港的藝術家從事藝術創作,但這個中心開宗明義要發展「創意產業」,正在使用公共資源,政府撥出了土地,馬會撥出了資金,中心內的藝術家及管理當局皆有責任善用資源,社會也有責任監察,否則不但對付出公共資源的社會大眾不公平,對正在輪候租用中心的300個團體也不公平;我們對每天勤力在中心工作、經常開放單位予遊人的租戶表示讚賞,也希望中心的情可以朝原定目標邁進。

中心肩負重要任務 寄望成為文化藝術新天地
香港長期被指為文化沙漠,我們支持成立創意藝術中心,本報記者多次到訪,點算中心開放的單位數目,只因為這個中心的成立,有其獨特之處。中心成立的目的,並非單純把藝術家聚在一起,把單位出租予藝術家成立工作室而已;翻看中心成立時的文件,在在顯示,中心由籌劃到落實,都與「產業」分不開。

根據深水區議會2005 年7月5日的會議紀錄,時任民政事務局助理秘書長方毅清楚表明:「局方希望透過創意藝術村,能融合創意人、企業人及代理人三方面,並且與當地文化界和社區互動,促成文化企業的匯聚,達至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經濟效益方面,創意藝術村可以促進文化創意和文化資本之間的信息交流,締結有利的產業聯盟……村內的展覽和表演場地,都能讓創意人才表達其創意,讓商界人士得見有商業推廣價值的新意念,並可締造創意人與投資者的合作關係。」

民政事務局2005年12月提交予深水區議會的文件則指出,「本中心並非單純提供工作室予藝術工作者使用,還有許多藝術及文化活動舉行,整體營運模式與一般大廈有一定的分別」。

時任民政事務局長何志平在2005年10月31日主持中心計劃啟動儀式時的演辭,把事情說得更明白。何志平說:「政府推動香港創意產業的政策重點,是提供有利的營商環境,培育人才,提供一個平台以促進文化創意界和企業投資者的聯繫,達至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創意藝術中心的構思,正好為推動香港創意產業提供一個有利的發展環境……我更希望……這個中心亦可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個富有特色的文化藝術新天地。」

引述了這麼多文件,無非想說明中心的成立,就是要結合藝術和產業,推動文化之餘,更要為香港經濟尋求新增長點,「讓商界得見有商業推廣價值的意念」。一開始,這所中心就不是這麼「單純」,因此何志平才會說希望中心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個新天地,這中心亦成為香港發展創意產業的「試點」。

因此,中心的單位被賦予一個期望,就是藝術家租用單位之餘,更要開放工作室,讓訪客可到處參觀,與藝術家交流。部分租戶說根本不知道有這個背景,是否反映中心與租戶之間的溝通問題,我們不得而知,但該中心網頁「常見問題」中的第20項則清楚列明:

「問:租戶單位是否必須開放予公眾人士參觀?」

「答:我們鼓勵租戶能與公眾對話及交流,而不是只將單位作為辦公室或創作室之用。」

正因為如此,本報記者才多次到訪中心,點算到底有多少單位正有人在工作,並開放予遊人參觀。也正因為上述的原因,社會才會以中心的人流、租戶的開放時間及數量,去衡量中心的成敗。以冷冰冰的數字去衡量藝術,會被指市儈,但中心若沒有足夠的租戶開放,何來人流;沒有人流,何來產業?

發展這個中心,有社會成本。租戶雖然有交租,但社會提供了土地,馬會投入了資金,這些都是有機會成本的。這片在地鐵站附近的土地,為何不建公屋、居屋,又或是醫院、學校、老人院?馬會的資金,為何不投放在教育或慈善用途?社會決定保留這座工廠大廈,發展為創意藝術中心,是有成本、也有期許的。正因如此,我們跟進採訪創意藝術中心的運作和實,並看看它與原定宗旨是否相符?如有落差,問題在哪?如何改善?

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心的租戶只是有興趣租用中心的部分人士;資料顯示,目前共有大約300個團體正在輪候使用中心,即一個團體租用了單位,另一個就被拒諸門外,應以什麼準則來衡量誰可租用單位?許多人都了解及體諒香港藝術家的苦,他們大多數都有正職,公餘時間才參與創作,使用單位的時間不多;不過,若一個正在輪候的團體,願意有更多的時間開放予遊人參觀,或他們找到一個更好的商業營運模式,結合藝術與產業,單位的租用人是否應有更佳選擇?中心的管理當局固然有責任提高人流,但租戶也有責任與管理當局合作,達成「帶動人流」的目標。

西九文化區規模更大資源更多 更須注意效益
西九龍文化藝術區正在籌建,有大量預留予文化藝術界使用的設施與用地,政府開宗明義希望西九文化藝術區能夠推動香港的創意產業,背後邏輯與石硤尾的創意藝術中心如出一轍。今天創意藝術中心的情,或可警惕我們思考西九龍文化區的未來,其中一點是:搞文化藝術,也應讓珍貴的社會資源達至較佳效益。希望創意藝術中心可以檢視現時的運作,謀求改善,讓中心的發展可以朝原旨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