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葉蔭聰上周於「編輯室周記」所言,近期就明報有關「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報導與社論所引起的廣泛爭議,實在難得。
是次的爭議,無疑是一個上好的機會,讓公眾得以釐清一些相關的基本概念與價值預設。例如,今次事件的主角「藝術工廈」或「藝術村」,應該被理為「生產空間」(藝術家工作室),還是「消費空間」(表演場地、展現空間或文化消費場所)。又例如,報導與社論中一直強調的「資助」,應作如何理解。究其實,政府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創建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只限於土地與樓宇提供,藝術中心本身的所需的六千萬復修費,則由馬會包辦,至於管理方面,則由浸會大學負責,所以實在難以想像有多少「資助」,可以從政府直接進賬至藝術家的口袋。當然,我們可以說,政府免費或以低價提供土地與樓宇,這本身便是一項間接的「資助」,但跟港府的工業村政策相似,免補地價或地價優惠,為工廈興建者、改建者與營運者提供投資誘因,多於為實際用戶提供所謂「資助」。
況且,藝術中心租金每平方呎5至8元是否低廉,還要看同區工廈平均租值以及其他可供選擇同類單位的租值,才能定斷。按差餉物業估價處2008年12月對九龍區私人工廈平均租值的統計, 每平方呎約為10.5元。要知道,藝術中心除了收取每平方呎5至8元的租金外,還會徵收每平方呎1.5元的管理費,即租用藝術中心的實際每月所需,為每平方呎6.5至9.5元的租金。這是真的很便宜?要知道,現在九龍區有不少私人工廈,每平方呎平均租值為4.5至10多元不等,且不少不用另收管理費。
此外,報導與社論一直把人流與自負盈虧掛勾,但若果藝術中心主要供藝術工作者、團體及機構,作工作室或辦公室租用,除非租戶未來欠租情況出現,否則人流跟藝術中心能否自負盈虧並無關係。
最後,報導與社論中提及的「社區連繫」,也是值得思考的。我們知道,房委會早在1999年9月,已提出將清拆石硤尾工廈,並重建為公營房屋。但在2003年,當時的民政局長何志平卻提出,政府將研究把房委會轄下已空置的工廠改建為創意藝術村,推動本地創意產業。及至2005年,政府則正式宣佈將會把石硤尾工廈翻新為創意藝術村。於是,自2005年10月,政府開始進公眾咨詢,但奇怪的是,直至第三場公眾咨詢,咨詢一直沒有在原有的社區進行。之後,在深水埗區議會「社區經濟小小組」以及其他關心的社會人士之介入下,才通過工作坊與公眾咨詢的形式,對未來最受影響的原區居民作咨詢。跟報導與社論中所提及的「社區連繫」不同,藝術中心的建立所意味著的,可能是原有「社區連繫」的根本改變,甚至破壞。故此,將舊工業區工廈翻新為創意藝術村,更值得深思,可能是隨著「晋紳化」(gentrification)而來的、對原有社區(尤其像深水埗這樣的都市重建重災區)的文化及經濟衝擊。
其實,早在即2007年年中,發展局已重提以「多用途空間(LOFT)」概念發展舊工業樓宇,將有關樓面改作開放式住宅和家居辦公室等(2001年年底,當年任任職規劃地政局局長的曾俊華便曾表示,研究將舊工業樓宇發展成LOFT。後來,有關建議受地產界非議而於2003年擱置,因為當時地產市道低迷,業界擔心計劃會進一步拖低住宅樓價)。去年二月,民建聯的陳鑑林在有關舊工業區轉型為次核心商貿區、作為甲級寫字樓之用的動議中,便提到:「舊工業區的重建, 並非着眼於工業大廈的重建, 而應該是全面地、全盤地、有計劃地改善舊工業區的規劃, 這方面的工作當然並不能單憑發展商或個別業主的力量便可以做到。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四五十年前的工業區的布局和規劃, 是完全不符合現今金融商貿區的規劃要求的。現時的工業區內工廠大廈林立, 一座貼一座、街道非常狹窄、停車位缺乏, 可以想像重建後的新商貿區仍會遺留着舊工業區的老模樣。我們認為:第一, 政府有需要為舊工業區的轉型定位, 作出前期的規劃。第二, 便是促使這種轉型得以加快,進一步提升巿中心的整體環境,讓巿民得到更優質的工作和生活素質。」(會議記錄)固然,跟2001年至最近有關「多用途空間(LOFT)」的討論不同,藝術中心的例子所涉及的,更多的是如何以公權力把官方舊工廈更新為創意藝術空間,而非改變私人工廈用途所涉及的地積比、補地价、防火條例等跟市場誘因有直接關係的問題。但工業樓宇改變用途,放在香港過去多年來的土地規劃發展的脈絡中,似乎已不單是個別類型樓宇用途改變的問題,而是香港整體以至區域性規劃的問題。這對於原有的社區,勢必帶來根本性的改變。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家或文化工作者,會否在有意無意間成為了社區清洗的先頭部隊,重複當年紐約Loft Living的「晋紳化」經驗?且拭目以待。
迊向西九的年代,所謂知識型經濟,所引發的似乎不單是經濟模式的文化轉向,而是觀念與价值的根本轉變。就此而論,這一次引發爭議,未嘗不是好事。況且,對如在箭在弦的通識教育,這大概也是上好的研習課題。
延伸閱讀
梁寶:藝術家的觀自在
陳國慧:香港小劇場,你(準備)回來了嗎?
梁展峰:概述十年藝術展覽主要場地的更替
梁寶: 西九的時代降臨─藝術家作為生產者
《文化產業趨勢下的演藝路向》討論會(2008年6月2日)──會議記錄(全文)
小西:牛棚劇場的前世今生
梁寶:「退下建制的前線─以火炭工業區藝術工作者社群為例」(另數據部份)(2004年)
延伸活動
「藝術村在香港的角色」座談會
近日,藝術村在香港媒體上成為熱門的話題,究竟藝術村應該是藝術家潛心創作的地方,抑或是讓藝術開放給大眾接觸的地方,兩者有沒有矛盾,而又能否共存?藝術家的工作形態,又怎樣能夠配合公帑資助下對成果和效益的要求?
香港藝術發展局與明報世紀版首度攜手合作,於下星期五(2月13日)舉行「藝術村在香港的角色」座談會,邀請藝文界的朋友參與,就議題發表意見,共同探討香港藝術村的各種可能。詳情如下:
活動: 「藝術村在香港的角色」座談會
日期: 2009年2月13日(星期五)
時間: 下午3時正
地點: 香港鰂魚涌英皇道979號太古坊和域大廈東翼14樓 香港藝術發展局辦事處
主持: 茹國烈先生 (藝發局行政總裁)
講者: 胡恩威先生 (進念二十面體行政總監)
何兆基先生 (香港藝術學院學術總監)
梁展峰先生 (獨立策展人)
講座將以廣東話進行。名額有限,請填妥下列回條於2月12日(星期四)或之前傳真至
2824 0585/2970 3809或登入藝發局網頁www.hkadc.org.hk登記。
三城:另類藝術社群 敍事當代藝術(北京/香港/新加坡) - 資料及圖片展
香港、北京、新加坡,三個城市的當代藝術發展方向及歷程各有前因,彼此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三城:另類藝術社群 敍事當代藝術(北京/香港/新加坡) ─ 資料及圖片展》將於二○○九年進駐1a空間展場,以三地另類藝術社群起始點的歷史軌跡為主線,展示圖片資料及研究成果。策劃人亦欲瞻前顧後,從三地的歷史背景開始,探究另類藝術社群之凝聚過程,如何對當代藝術轉型及發展方向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展覽以三城為題,盼借鏡北京798藝術區及新加坡的經驗,作為香港本地當代藝術未來方向的參考。
三城
另類藝術社群 敘事當代藝術
香港 / 北京 / 新加坡
謝燕舞
此出版計劃由藝術發展局資助、藍天圖書出版
2月7日新書發布會/茶聚討論,引發了大家對香港的藝術社群很多不同的討論焦點;2月20日,將從廣角對此主題繼續展開更深入的探討:
香港當代藝術發展中的另類藝術空間
對談嘉賓: 何慶基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文化管理課程主任,〈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創辦人及主席。)
蔡仞姿
(本地知名藝術家,1a空間創辦人之一及現任副主席,現為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
主 持: 謝燕舞
(《三城》作者,同名資料及圖片展策劃人,藝術推廣機構APP(Art Products Promotion)創辦人)
是次,策劃人專誠邀來何慶基先生與蔡仞姿女士對談。兩者同樣對香港藝術發展貢獻良多,見證香港當代藝術起始及蛻變,並積極參與未來香港藝術文化發展方向的決策。他們如何從整體看及評價香港的藝術文化生態及其缺失與限制,以及另類藝術空間在香港當代藝術發展過程中的存在價值和未來發展方向呢?
協辦: C&G 藝術單位
日期: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晚上6:30-8:00
地點: C & G 藝術單位
香港九龍太子西洋菜南街222號三字樓
對話設開放討論環節。同日《三城》7折優惠!
查詢/留座電話:(852)2390 9332 電郵:[email protected]
三城:另類藝術社群 敘事當代藝術(香港/北京/新加坡)──資料及圖片展
策劃 / 研究:謝燕舞
回應藝術家:區華欣(香港/新加坡部分)
1a空間檔案館:1a空間行政人員
展覽日期: 2009年1月17日(星期六)至3月7日(星期六)
地點:1a空間,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單位
主辦:1a空間
贊助:紅出版投資有限公司、百得 / 百成攝影沖印
星期二至星期日下午二時至八時
星期一及公眾假期休息
免費開放
查詢資料:
(852) 2529 0087 [email protected]
www.oneaspace.org.hk
教育及推廣節目:《環球藝術村半天遊》
文化旅遊成為近年新興的旅遊活動主題,當代藝術文化遊更越得文化愛好者青睞,北京的「798」、韓國首爾的三清洞藝術區等便成為最新的旅遊熱點。《環球藝術半天遊》為香港文化博物館三月份的教育及推廣節目,活動籌委邀得資深藝術工作者、1a空間副主席蔡仞姿女士介紹世界各地的藝術村及另類藝術空間。參加者無須舟車勞動,便可走進國際藝術家的領域,了解各地藝術家的創作與生活,並參觀近在咫尺的牛棚藝術村,與本地藝術家作直接交流,零距離體驗香港的藝術創作。
領隊:文化博物館館長
講者及導遊:蔡仞姿
形式:講座/實地參觀
日期:2009年3月1日
時間:2:30pm – 5:30pm
地點:文化博物館演講室/牛棚藝術村
查詢電話:(852) 2180 8260
有關展覽及活動詳情,請參閱附件新聞稿。媒體查詢,請電(852)2529 0087或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