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補選地區中發生的一些事
前言:為防被人告誹謗或有任何問題,以下我只會記錄我看得到的資料,事實是如何就由讀者自己判斷了。
第一份資料:
沙田美林區選推翻 民建聯袁貴才議席褫奪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81218/4/9t3n.html
去年沙田美林區區議會選舉中,民建聯袁貴才以83票險勝民主黨梁永雄當選,惟梁永雄指袁貴才在選舉前發傳單抹黑他,指梁訛稱「全職議員」但其實有參與殯儀業務,並觸犯《選舉條例》,最終令他敗選。梁為此提出司法覆核,高院昨裁定撤銷袁的當選資格。由於議席懸空,當局可能需要補選。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901/23/P200901230125.htm
沙田區議會大圍選區將舉行補選,以填補一個民選區議員議席空缺。為期兩周的提名期於二月十三日開始,至二月二十六日結束。
選舉事務處發言人今日(一月二十三日)說:「如有超過一人獲有效提名,便須在三月二十九日(星期日)進行投票。」
第二份資料:
在09年新年前後,有一群被認出為美林村街坊的婦人,在美林村派發以下單張:
(有關人士的姓名及電話已被隱去,而三張單張內的聯絡人均為相同的兩個人。)
以上活動以往從未在美林村出現過。
中醫送藥的成本很難估計,但在第三張單張中,在市面診所注射流感針的收費約50-100元,而乙型肝炎測試的成本約100元,驗血糖的成本約10元,在不計算人手成本的情況下,服務每個街坊的成本估計約為每人200元。
第三份資料:
在香港,各方政治勢力,無論民主派或親中派,都必需爭取業主立案法團,或其前身互助委員會的支持,否則該政治勢力連在地區內貼宣傳品也做不到;相反,如果政治勢力取得業主立案法團支持,即使該區的區議員是敵對勢力的,該政治勢力依然能以業主立案法團或各種名義在地區活動。
圖中的"劉江華議員辦事處"招牌是在一兩星期前換的,因為民建聯袁貴才的議席被褫奪,而在右邊的"恭喜發財"的版中,寫著"社區主任 袁貴才"的字眼;在左邊的"美楓樓互助委員會"下,有一張海報,寫著:
美楓樓互助委員會
袁貴才社區服務處
免費中醫義診
第四份資料:
在第二份資料的第二張單張內,出現了一個地址:美林村商場X樓XX號,上址為一個新開張的診所,診所上寫著兩個醫生的名字。
第一個是在第二張單張中隱去名字的女中醫,而第二個醫生是李躍輝醫生:
http://www.geocities.com/shatin_drlee/
沙田禾輋區議員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418079/1.html
李躍輝醫生的政治背景是自由黨,屬於親中派,但和民建聯又有一點點不同。
結語:
以上的資料合起來看的話,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是甚麼一回事了,但有些資料卻又和看起來很明顯的猜測有點分歧。所以,讀者自行判斷吧。
參考資料: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65/2/1/563511/1.html
區選無間道
掌握到每一個選區的基本情况之後,組織的中央統戰部就是研究如何去做滲透。統戰的工作不只是靠錢的,有些選區的社區領袖可是幾十年的老街坊,單靠錢是沒用的,要慢慢去建立人脈網絡。知道了選區的勢力平衡,就可以作針對性的部署。例如對手在某些環節是比較弱的,就按該個議題去成立新的地方團體,從而建立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