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佬或男同性戀者,是個怎樣的概念?是「偏離」男權意識的「孽子」,從前人們不分皂白被冠以「人妖」之名的「怪物」,還是一個總擺脫不掉前面必須加上「死」字的名詞?抑或是等同(性)慾望無限地無可控制地釋放,隨時隨地會亂搞(直)男人的色狼?(現在還)有人認為四處拈花惹草的直男人是風流,而到處留情夜夜笙歌的基佬就是變態佬及散播HIV病毒或愛滋病的全人類敵人。污名屢屢,誤解處處。姑勿論你曾做過或想過些甚麼,舉凡是喜歡男人的男人,就是扣上上述「罪名」的基佬。有平權運動者就反過來問:基佬點解唔可以公然地camp,點解唔可以講我今日係街上見過咩類型的靚仔?聽起來也很有道理。男人在街上對女人評頭品足「看似」天經地義;女人見到碧咸劉德華吳彥祖或濕身泳裝港男尖叫缺氧就是真女人本色。雖然看法全都扁平片面,但基佬眼金金看藍衣火炬護衛手多於持火炬的名人紅星,又何須閃閃躲躲?
報道北京奧運的口徑異常統一,(或是偏見)基佬向來都愛走偏鋒,連「欣賞」運動比賽,也另有一雙慧眼。基佬交友網站、討論區或茶餘飯後聚焦得最多的項目有數個,跳水無疑稍稍領先。跳水運動員身型均稱肌肉線條優美已迷死不少觀眾,落水濕身泳褲輕微移動的誘人之處就不用多說,難怪乎男子十米高台雙人跳水,澳洲運動員馬休赫爾姆(Mathew Helm)入水後整條泳褲被沖甩的鏡頭有很多基佬前恭後仆問及。加拿大(昔日)跳水神童德斯帕蒂(Alexandre Despatie)現在添上不修篇幅的鬍子變成一個更具吸引力的成年男子,其身裁與泳褲裏的「大包米」跟中國選手何沖「爆泳褲、露股罅」的畫面,都化成文字充斥於中外基佬討論區。基佬不會飢不擇食,林躍、火亮或熊倪的曝光率向來都不及盧根尼斯(Greg Louganis)、田亮或胡佳。濕身總令人有幻想,不分男女,也不分跳水區、水球競技場或游泳池,而鯊魚泳衣彷彿是設計給基佬欣賞的偉大發明。超貼身至如同赤裸輪廓分明,亦如緊箍咒,男泳手參賽完畢都巴不得第一時間上水把它撕破。熒幕不打出競賽成績,還以為是艷情片的指定畫面。
女排,跟基佬總有難以說清的情義結。中國女排成為國球,牽動全中國幾代人的心靈有其民族精神的歷史原因。但基佬對於世界各強隊多年來的不離不棄,很可能跟女排賽事呈現出來的面貌有關。女排網高只為2.24米,加上女子運動員的彈跳力、騰空力、扣球力或個人突破能力都不強(古巴女排除外),為使避過對方攔網手,就出現了不同的快攻模式及多人組合戰術。而且,女子運動員講求個人特點,擊球姿勢與發力動作絕不規範。隊隊風格不同,個個球員一出手就認得出,及網前「穿花蝴蝶」式的進攻或幾近女排獨門秘技的單腳背飛及滾翻救球就緊緊扣著基佬的心弦,再加上積極的防守及來回球多的情況(而馬尾髮夾卻不會四散飛脫),「女性」不屈不撓的堅毅精神,打不死的頑強拼搏,及絕地逢生反敗為勝賺人熱淚的場面(尤其是以前打十五分發球權制時),彷彿就是基佬在充滿壓抑的現實世界與驚濤駭浪的情場裏的一絲絕處逢生的生存寄望。莫怪乎香港業餘或學界排壇裏,很多男子球員都會模仿中外女排的動作及打法(當然多只有其形而欠其實),而女子球員卻鮮見此況。
但請不要以為男人參與排球運動就個個都是「人妖打排球」(此戲雖啜突抵死,其名卻是深化歧視),男排賽事都有很多基佬喜歡,而當然,欣賞點卻截然不同。現今男排趨向高度、力量與技術兼備,個個身高兩米的巨人控球與空中應變能力都已大大提升,所有運動員動作之規範令觀眾難以於球速過百公里的比賽場上分清前後排隊員。要欣賞或傾慕的,就是屬於剛陽的力量與非比尋常的攻擊與防守。近年,男女子排球員的運動服都講求貼身,美其名是免得阻礙球員的拉手與擊球動作,或減少觸網的機會,但實情誰都知這是增加觀嘗性(與肉感)的舉動。男排球員當然不會穿上如古巴女排於九八至二千年間曾出現類近的(根本是)泳衣球衣,但上身無袖無領的新款設計,已讓麒麟臂與腋毛完全張顯,一舉手一頭足都不容錯過。
同志與運動之間沒有衝突,而同志站於世界體壇,本質上並不是一個議題。然而,已成為新一代典型不認識同志與同志文化的代表,《無野之城》演員梁宇聰曾公開認為運動講求競技,剛陽味較重,相信較少(男)同志參與。誰不知同志運動員大有人在,連幾能代表(大)美國的NBA已有數位退役球員正式出櫃(come out)。同志不是只可以參與「同志奧運會」(Gay Olympic)的「弱者」,有報道指,今屆北京奧運有十一位運動員在賽前已公開出櫃,但當中只有一位是男同志。不用甚麼資料或推論,誰都不相信如此龐大的運動團隊只有十一名同志存活。京奧唯一一位公開出櫃的男同志,澳洲十米高台跳水運動員馬休米查姆(Matthew Mitcham),在最後一項跳水項目,成功以近乎完美的最後一跳,獲111.2高分力壓一直令先30多分滿以為金牌到手的中國跳水運動員周呂鑫,一下子打破中國跳水夢之隊壟斷八金的美夢。這由男同志「引起」的戲劇性賽果及中國跳水隊的「污點」,好像給基佬爭回一口氣。但其實基佬要談及此事,不是要說(證)明「基佬可以比直人強」這種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而是凸顯性身分在包括奧運的任何一個範圍仍然是個議題,大眾對性小眾的看法仍有芥蒂。
「基佬」不是一個固定的概念,亦不是三言兩言可以描述。跳水、游泳、水球及排球只是基佬愛看的部分項目,男子體操力與美的表現、摔跤運動員扭作一團的面貼面、新一代吊環王自行脫衣露肉做show陳一冰的娃娃笑臉與年僅十七歲龍清泉伸舌頭小男孩模樣,或是廿八歲卻似四十歲的乒乓球男單冠軍馬琳,都是基佬熱愛談論的話題與情慾投射的對象。而相信,能反映基佬面貌的體育運動及角度,尚有很多,很多。至於女同志的角度與傾愛,則無法亦無可能在這裏一一說清,這包括女足與中國女子羽毛球雙打金牌得主于洋及杜婧的「男子」氣慨(看看女雙羽毛球金牌得主在香港大球場用近男子音域演唱《真心英雄》就知咩事),或藝術體操與韻律泳運動裏的「純」陰柔美表現。
基佬於「睇」奧運時的雀躍與醉心之處,能否給直人觀眾帶來一點主流討論以外的啟示?還是只是窄化基佬等同性慾主導思想的動物?抑或是不斷鞏固基佬於一般人心中的刻板定型,加深性傾向歧視?無論怎樣,不必給這裏所談的「基佬」一道圍牆,或藩籬,要知現實世界裏曾有這樣的現象,及部分,好像更為重要。
撰文:阿三先生(性別研究文學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