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西貢海藝術節2022」上月中開鑼,在鹽田梓和橋咀洲展出9組藝術品,予遊客環島欣賞風景同時認識當地的客家和天主教文化。有參展藝術家在墓地旁建明陣,盼予遊人靜修和歇息,亦有藝術家在玉帶橋上以鏡條砌成球體,望遊人認識客家歷史,亦寓意人面對離別時須保持樂觀。
《🤲🏻》:墓地旁建明陣 予人靜修與休憩
從鹽田梓碼頭一路走着,沿途看見多件本地藝術家的參展作品。別過竹林和鹽田工場,走到了島上的墓地附近,有一處與周邊顯得不太相稱的空地,兩堆瓦白色的磚頭像石陣般井然排列在地,旁邊還擺放着未疊好的磚和鋤頭。這是裝置藝術家郭達麟(Dylan)的作品《🤲🏻》,顧名思義,他以磚頭和水泥組成一雙手掌形狀的明陣,予前來的牧者和憎人靈修或禪修,遊人亦可在這裡稍歇。此外,這裡亦是個小型木球場,磚陣裡設數個小孔,遊人可拿放在現場的木棍隨意玩樂。
鹽田梓是客家人聚居地,亦是天主教教士在香港最早傳教地之一,島上的聖若瑟小堂和神父故居等建築猶保存完好。Dylan提到,《🤲🏻》位於陳志明神父倡議的「大自然修和之路」中的第六點「復」,毗鄰墓地,外人看來並不吉利,卻是教徒眼中的聖地。他說, 這雙「上帝之手」寓意神包容世人,亦呼應教徒交託自己的一切予神引領。
「呢個作品本身已經好有In God's Hands嘅感覺」,本身不是天主教徒的Dylan如此說道。本身他定於其他位置設展,惟跟主辦方和村民溝通後,才得知村民一直希望讓更多人認識聖地,甚至早有打算在附近興建明陣,終在藝術節開幕前一個多月定好地點。雖然時間緊迫,但墓地卻為這件作品增添了更多意義,「真係有少少體現咗上帝嘅安排咁。」
具多年設計和策展經驗的Dylan,今次因應環境所需,首挑戰以磚創作媒介,一邊向墓藝師學習一邊完成作品。他提到,有次走上墓地視察地形時,無意中發現墓碑製造廠的聯絡方法,便膽粗粗邀請師傅一同參與。在師傅帶領下,逐步掌握度位和䂶圖的技巧,但要達致視覺效果同時具足夠行人空間,還是得靠師傅的工夫。Dylan笑稱師傅的要求比自己還高,總是䂶好度好才願食飯,「比我更有藝術家嘅堅持。」
在藝術節開幕前一天,明陣的左手圖案還未峻工。他不諱言這是未完成的作品,但打算直接以半製成品展示,「由始至終都想做一個慢啲嘅作品,我好享受做嘅過程,所以更加想呈現畀人睇。」
Dylan在11月下旬完成整幅明陣(圖片來源:VVzela Kook)
《漂浮氣泡》:要有勇氣面對離散
走到鹽田梓盡頭,與滘西洲相連的玉帶橋上,有一顆銀色的真空球體巍然座落。這是建築師高浚明(Anthony)的作品《漂浮氣泡》,以鏡條環組成的球體,在陽光照射下呈現懸浮橋上的感覺。
玉帶橋於1953年由第一代村民以碎石築成,當時為方便客家婦女來往兩島耕種而興建,但當時橋高不足,有婦女遇不慎遇水漲並被沖走,村民便加建高度防止意外再發生。但此後仍發生意外,橋面和橋身亦因風災損壞,經歷前後四代人不斷修補,才發展現在的模樣。
Anthony提到,鏡條底部被水淹過而出現的鏽跡,正正是第一代石橋的高度;而橋的兩側放置了不少碎石塊,是鹽田梓三代人修補橋面所用到的石頭,大小、鈍銳、方圓各不相同。如果站在氣泡裡面仰視鏡面,透過映射便可以看到地上的石塊。他希望,遊人可從不同紋理認識前人遇到的艱辛,還有看著鏡中的自己,反思剋服困難的可能性。
若從水平面看,鏡條形成的直角像個一盒子,但步近便會逐漸被張開的鏡條包圍。Anthony說,自己的作品通常設計這些「小心思」,不同角度、距離能呈現的不同形態
圓形原有團聚之意,但鏡條與空隙相間,仿佛告訴我們團聚一刻就如肥皂泡般脆弱。Anthony提到,現實就是聚散有時,但重要是人抱著什麽的心態面對離別。他說,鹽田梓村民經歷多次聚聚合合,由原居民悉數離去,到近年陳忠賢村長回流復村,村民得以再度聚首;又如玉帶橋因經年受浪濤沖擊及風災而損壞,村民不斷修葺以建成今日完好的石橋,「有啲嘢看似係世界末日,但其實唔係完全冇機會翻身、係可以變返好。」他不認爲散是必然的「壞」,聚亦不代表必然的「好」,但保持一顆樂觀的心,才能在風雨中站得穩。
Anthony一年前辭掉建築師樓工作,以個人身份參加不同展覽。他希望透過創作,證明建築並非僅是象牙塔,同樣可以連接時下社會、引起共情,「而唔係俾人感覺,(建築師)你淨係畫則啦。」收入少了,他卻收穫良多,除了滿足感外,他還得以遊覽了城市的不同角落,認識不少鮮為人知的本地文化;他期望,市民打卡拍照的同時,能細心觀察藝術品的細節,共同發掘更多有趣的文化。
受訪者提供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