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香港海關昨日偵破歷來最大宗走私大閘蟹案件,檢獲約4.8萬隻懷疑走私大閘蟹,重量約10.8噸,估計市值約720萬元,一人被捕。有業界人士今早在電台節目表示,自數年前大閘蟹驗出超標二噁英事件後,本港無法直接進口內地大閘蟹,需經韓國轉口,成本增加約25%,令走私有利可圖。部分業界亦會「溝貨」,以走私貨運入正式入口的貨品。
銷售大閘蟹的新三陽負責人陳晀明今早在商台節目表示,自二噁英事件後,本港食環署、內地海關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就檢測標準無法達成共識,本港的標準比按國際標準的內地為高。故目前內地的大閘蟹需先運至韓國,再經韓國檢測後才轉口香港,令入口成本增加約25%。
他指走私貨成本便宜太多,走私者多會儲存在私人倉庫,然後經網店銷售。部分業界亦會「溝貨」,即正常渠道入貨後,再混入部分走私貨,食環署亦難以核實,陳晀明認為屬制度漏洞。
翻查資料,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在2016年,驗出有大閘蟹樣本就二噁英及二噁英樣多氯聯苯(二噁英)超標,故自2017年起入口時會扣檢大閘蟹,待合格後從獲放行。署方同時在2017年新增要求銷售大閘蟹的店舖需申領「介貝類水產動物(大閘蟹)售賣許可證」,目前有227間店舖領有牌照。自實行新措施後,內地甚少發出供港的衞生批文,業界需經其他地區轉口進港。
立法會議員嚴剛本月去信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亦提到供港大閘口未能順暢地獲得內地批文,認為如能正常入口,有助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和幸福感。
陳晀明提到,市民即便在網上選購時要求提供大閘蟹的證書,亦難以確實是經正常渠道進口,包括走私貨亦或同持有產地的證書,部分會偷用其他貨源的證書,市民難以核實。他又提到,部分走私大閘蟹涉及的質量問題例如出現流質等,原因為該些大閘蟹或屬野生「坑渠蟹」,其生長的水質受污染,亦未經淨化。部分走私貨亦會出現「呃秤」,例如其綁繩特別粗、繩的圈數多。對於坊間不少食店推出的大閘蟹放題,陳晀明指「批發都冇咁多貨」,認為食環署應調查其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