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在香港尋找可能性:港產咖啡豆

在香港尋找可能性:港產咖啡豆

「由零開始:居港日本人的咖啡園」採訪片段截圖

記者、編輯:Ali、1994、信秀
攝影:SS、廖宇行
美術:Tanner、阿雪

盛夏將至,在大家嚮往沙灘海邊的清涼快感時,Kinさん和一眾義工於酷熱下默默耕耘。熾熱的太陽曬黑皮膚,卻融不掉Kinさん的理想:種植出屬於香港的咖啡豆。

Kinさん(本名金啟文)是在日本出生和長大的中日混血兒。三十多年前,大學剛畢業的她因工作機會來到香港,從此便與香港的人和地結下緣份。五年前,Kinさん於機緣巧合下,把友人贈送的夏威夷咖啡樹苗種在自家花園,開啟了她的「港產」咖啡夢。戴著闊邊草帽、穿著防曬手袖,曬得一身小麥色肌膚的Kinさん,原來在開始種植咖啡樹之前,並沒有農業相關經驗和知識,一切都是由零開始摸索。咖啡或已成為現今都市人的生活必需品,但現時市面上的咖啡豆仍以外國進口居多,相關的種植知識Kinさん亦只能參考夏威夷友人的經驗及網上資料。「我唔係諗住做農夫㗎,我只係想試吓做啲以前無人試過嘅嘢:喺香港培植咖啡園。」Kinさん笑道。

Kinさん的咖啡園種有200棵咖啡樹,其品種為夏威夷阿拉比卡咖啡(Arabica Typica),此種咖啡普遍被形容為具巧克力香氣,並略帶焦糖、木質及堅果味。咖啡樹在樹齡三至五年時便可收成,Kinさん亦在兩年前收穫了第一批的「紅寶石」——紅色的咖啡果實。去年,Kinさん的咖啡園有10棵樹產了豆;今年,她表示滿心期待,希望能增長至30棵樹產豆。

粒粒皆辛苦,豐收背後,是無盡的血汗付出。除了農作物本身需要的澆水和日常照料,Kinさん直言雖然香港的亞熱帶天氣符合咖啡樹的需求,但香港缺乏高海拔地區,並非咖啡樹最理想的生長環境。而全球氣候改變,香港雨水不足,Kinさん更需要每日花費至少兩小時灌溉咖啡樹。禍不單行,去年的寒流更令部份咖啡樹的枝葉壞死、末端變黑,使得Kinさん需要投入更多心思和時間培植受傷的咖啡樹。

此外,咖啡樹亦需要偌大的生長空間,在寸金尺土的香港更是一地難求。「香港的土地太貴了,我買不起,只能用租的。」Kinさん苦笑著說,慶幸遇到希望能多用途發展土地的地主,才能建立起這個位於恐龍坑的萬呎咖啡園。根據網上資料,恐龍坑以前叫孔壟坑或曲龍坑,地名似乎跟恐龍沒有關係。環繞四周往往都是廢車場、回收場、豬場,甚至是非法工業廢料堆填區。Kinさん指出在建園初期,該地土壤情況十分惡劣,每每都能在淺土下挖到瓷磚、鋼筋、塑膠等不應存在於此的人造廢料。隨着著市民的環保意識崛起,非法傾倒工業廢料的情況卻仍沒有改善。Kinさん表示幾年以來,她已多次向政府部門反映,但並沒有得到回應。各類廢料,諷刺地,持續在「政府土地」的木牌旁邊越堆越高。

在近年云云全城熱話的城市規劃議題中,新界東北的發展潛力備受討論。惟現有的土地未經妥善利用,淪為不法商人逃避廢料處理的推填區。對於受污染的土地——正如Kinさん對受損咖啡樹的形容——破壞已經形成,我們能做的是除去受傷的部份,盡力保存現有的枝葉,才可使之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