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節日氣氛影響,看用普通話配音也不知是不是港產片的《熱血合唱團》,最後一幕一班為視為「籮底橙」的雜牌軍學生組成的合唱團唱You Raise Me Up,太催淚了,忍不住也哭起來。
電影裡每個角色的演員都是香港人,由監製兼主角飾演音樂指揮的劉德華、久違的尹揚名到洗盡鉛華完全認不出是誰的李麗珍和孫佳君,以至一班飾演「岩岩摻摻」、「騎騎呢呢」的學生的小演員,肯定百分之百都是香港人,故事背景也是香港,但配上普通話錄音,感覺就是怪怪的,很難令人投入。故事也是同類將垃圾學生感化教育成材的電影,從小到大看得多了,由薛尼波達的《桃李滿門》、彼德威爾的《春風化雨》到題材最近似的《男童合唱團》,都是同一個公式,述說有教無類的老師怎樣排除萬難,用身教和愛心化枯朽為神奇,叫頑石點頭。
論劇情的深度,《熱血合唱團》肯定不及《男童合唱團》,但最後一幕,老師被迫辭職了,他們沒有指揮,一樣勇敢地集體走上台參加比賽,公開承認自己是最受社會賤視和被遺棄的一群,但不敢面對失敗回港受命教他們唱歌其實旨在逃避自己失意時醉駕撞傷人責任的老師坦承受他們的改變和勇氣感動,決定返美自首,他的身教和教誨學生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別人,終令他們毅然決定豁出去,不計成敗,為自己和老師,熱血一次,唱出心聲。老掉大牙的勵志情節,終於打動人心,賺人熱淚。
我沒有正式教過書,但開過補習學校,基本上是商業運作,談不上什麼教育理想。我有自己的一套,不過若能教化學生,尤其是頑劣學生,還是有很大滿足感。如果人生可以再來一次,我會選擇做教師,也許會有另一番意義。我在Patreon斷斷續續寫自己的自傳「叛逆的輕狂」續篇,其中一章「做生意」,紀錄了一段難忘的教學經驗———
「我們做生意,童叟無欺。學生來補習,跟返學不同。返學是被迫的,不喜歡讀書也要返學。但來補習是自由選擇。學生是顧客,交了學費,如果認為教得不好,有權退學,甚至是要求退學費也是可以。反過來說,學生報名以後,就有了契約關係,學生來讀書,就要跟我們的規矩。我們的規矩很簡單,我們保證會合格,但那不是說交了學費,坐足一年,什麼也不做就會合格。學生要跟隨我們的指引去學習。首先必須要上足課,如果要請假,規定不可以超過百分之十。如果全年上不足九成的課,不合格也不獲退款。
坦白說,我不大喜歡自己的工作,因為依照課程設計去講學相當機械重複,年年如是,十分沉悶,不符合我貪新鮮喜愛天馬行空的個性,加上每事問的學生甚少,教學多年,只有一班來自何東女子中學的巴喳學生教我另眼相看,覺得有挑戰性。工作滿足感不是沒有,卻是很多年之後才知道的事。
來補習學校讀書的,什麼人都有,連黑社會也有。這些學生在私校讀書,全部不會守規矩。來到這裡,因事先說清楚規矩,很奇怪,他們倒是非常的聽話。
有一個壞女孩,喜歡坐在最後排談天,肆無忌憚,尤其是喜歡挑戰老師的權威,對老師視若無睹。我沒有罵她,只在上課後,約她出來講解規矩。我跟她說,現在不是要求妳尊師重道,我們這裡不講這一套的。我們只講交易關係,你是顧客,我是服務提供者。如果對我們提供的服務認為貨不對辦,不滿意,可以投訴、退學或退款。但不要以為給了學費就可以為所欲為。你付錢,但不跟規矩,我們也有權不做你的生意。你來上堂,如果覺得我們講得悶,睡覺也可以,不緊要;但如果你在聊天、喧鬧、搗亂的話,這不只是你個人自由與否的問題,而是騷擾到其他人學習的自由權利,對其他同學不公平。
跟她說明遊戲規則後,問題就解決了,最後,這個壞女孩竟然會考英文合格,連她自己也不相信。許多年之後,有次和朋友在銅鑼灣新寧廣場的一個露天酒吧聊天,旁邊的那張檯,有外國人、有華人,用英語談天說地,興高采烈。忽而,其中一個女子叫我,她說:黎Sir,你還記得我是誰嗎?原來就是她!她去了廣告公司工作,她的同事很多是外國人。
那一刻,我感到非常快慰,很有滿足感。這個例子,證明我那套教學方法是奏效的。不按傳統學校的規矩,不用學生尊師重道,純粹商業契約關係,公平交易,一樣可以教育成材。
在軒尼詩道的校舍,有一個學生炫耀自己是黑社會。我懶理他是否黑社會,跟他說:你是黑社會不要緊,我不會因此而不讓你在這裡讀書。黑社會也有學習英文的權利,不過入廟拜神,來到我地盤,就要跟從我的規矩。如果你不依從的話,我把學費退回給你,不做你的生意。講清楚規矩後,他反而乖乖專心上課,雖然沒有讀完課程,但從未搗亂。事實證明,這個世界其實是可以講道理的。雖然我從未正式教過書,但我認為現時很多的教育問題,都是因為很多老師不懂教學之道,不得其法。做老師最忌只懂訴諸於權威壓人,這只會令人討厭,助長學生的逆反心理,也跟我反叛的性格大相逕庭。
人生很諷刺,在政治經濟政策的論爭上,我反對右傾的自由經濟市場萬能論,不贊成佛利民信徒推崇的學劵制,但教學實踐上,正因政府介入教育環節官僚主義造成的失敗,才為我提供了謀生之道,而把教育當成商品交易處理,我用商業的一套,公平公正公道,反而創出生機。」
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