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五、六十年代對不少人來說都頗為遙遠,包括舞台劇《大師》的兩位七十後導演陳錦龍、周家輝。在那個年代,攝影大師何藩漫步街頭,以快門捕捉香港的唯美光影,也紀錄了當年百姓生活的甜酸苦辣。兩位導演都懷念著那段自己未出生的時日,一個活得堅韌、懂得珍惜的時代。
在輾轉一番獲得何藩後人授權後,身兼編劇及主演的陳錦龍寫成劇本,由本地劇團「另劇場」出品。故事講述一名攝影記者陷入人生低谷,恍惚之間與六十年代的小人物相遇,開展了如幻似真旳跨時空對話,有迷惘亦有温情。
劇中的舊日情節不少源自導演親身經歷,「一個蘋果,全家六個人食,老豆對皮鞋穿咗窿,攝塊紙皮又繼續行」。陳錦龍形容五、六十年代的時日一直艱難,物質生活寒酸,故《大師》也無意浪漫化過去,只想重新在舞台上,以畫意、詩意勾勒那些苦日子下的眾生相。
喜獲何藩後人授權 呈現跨時空温情對話
1931年,何藩在上海出生,至四十年代末移居香港。到五十至六十年代,年青的何藩一邊漫步街頭一邊拍照,留下一幀幀畫意光影,也寫實地捕捉了香港人當年生活的百味紛陳。他的作品在國際間獲獎無數,被譽為「東方布列松」。
何藩的作品拍賣價可達上百萬元一張,導演、編劇兼主演Barry(陳錦龍)回想當初向版權方尋求授權時,完全是「膽粗粗厚住面皮」。在多番電話和電郵來往後,Barry某日收到一通國際長途電話,正以為是詐騙電話時,才得知遠在美國的何藩後人願意授權創作。又驚又喜的他在短短八日內趕起了劇本初稿,由本地劇團「另劇場」出品。
故事的主角是一名疫情期間失業的攝影記者(陳錦龍 飾),他在婚姻和事業路上雙雙碰壁,跌入抑鬱深淵。身邊朋友又罵又勸,主角依然泥足深陷,直至一次,翻揭何藩的攝影書時,看到《陰影》——那幅大部份人一說何藩就會想起的經典,然後恍然回到六十年代的歲月。
是夢境、幻覺或穿越時空,也許不是最重要,而是在往返2020年代的疏離與1960年代的温情之間,主角不斷與當年的小市民相遇,也和從前的家人、自己對話,重新感受一段真誠關係的温度。Barry寫劇本時也受啟發於經典戲劇《七十二家房客》中的守望相助,「香港人係可以好有愛、好團結,唔係咁冷漠嘅」。
相片凝住昔日平和 糅合也斯城景詩句
Barry從小已有玩菲林相機,尤其喜歡紀實攝影,家中更集齊了何藩的全套攝影書。他讀遍了何藩所有的作品,主要選出三幅來構建劇情,其中一幅是1961年的《梯間小天地》,拍下了一群在梯間活潑玩耍的小孩子。相中沒有主角,有人吃東西、有人瀡斜坡、有人發呆,散發一份日常的平和感。
何藩有不少作品聚焦民生疾苦,但Barry選用《梯間小天地》,是因為劇中主角已經太頹,且讓小朋友的輕快中和一下主角的頹靡,「輕返啲、開心啲」。為了進一步營造氛圍,劇組更向另一位大師、文學巨匠也斯的遺孀吳煦斌取得授權,將也斯勾勒街道地景的詩句帶上舞台,對照何藩的人文光影。
懷念往日生活美學 物品耐用人心堅韌
Barry和另一位導演周家輝同屬七十後,但都鍾情於自己未出生的六十年代,家輝笑說「而家有啲00後都中意聽返80年代嘅歌」。Barry自問本身懷舊,「《阿飛正傳》我睇咗50幾次,我好細個已經好懷舊」。「簡單、線條、人情味」設計系畢業的Barry這樣歸納六十年代的生活美學。
在家輝眼中,懷舊不是老土、沉溺過去,而是令人反思的一面鏡。他說,那年代的物質並不豐裕,但所有東西都耐用、質量好,人們亦懂得珍惜,「以前唔會咁容易丟棄一樣嘢,任何嘢都可以修理」。反觀當下,所有事物不論日用品、建築物、人際關係,都在高速更新和淘汰。
大師畢竟是遙遠的,但Barry的媽媽便正是帶著那個時代的堅韌。他仍記得媽媽會為了節省兩毫子的電車錢,踩著拖鞋由大坑行到金鐘探望外婆。正如劇中的主角,Barry也遇過婚姻危機,更想過輕生,「但我一諗起阿媽,阿媽都硬撐到而家,我就打消念頭」。
回憶總是美好,但Barry不認為自己浪漫化了那個年代。他形容舊日時光一直艱難,物質遠比今日寒酸 ,劇中不少情節便源自Barry的親身經歷,「一個蘋果,全家六個人食,老豆對皮鞋穿咗窿,攝塊紙皮又繼續行」。所以,他說《大師》無意美化過去,只想重新在舞台上,以畫意、詩意勾勒那些苦日子下的眾生相。
大師在2016年濭然長逝,但他鏡頭下的香港小人物是不朽的,至於鏡頭以外的香港小人物——Barry說,在2023年仍寫著未完的的香港故事。
演出:《大師》
時間:10月12日 - 10月15日
地點: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記者:劉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