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位於銅鑼灣伊榮街和禮頓道的行人天橋,因有奧運設計而在坊間知名為「奧運橋」,近日相關圖案消失,路政署回覆《獨媒》表示,鑑於部分油漆已日漸褪色,故聯同灣仔民政事務處進行翻新工程,不涉更改現有的外觀設計,料於十二月完成。
「奧運橋」為全港首條分層行人天橋,於1963年建成。2002年,灣仔民政處採納由鄰近聖保祿學校師生偉供的設計概念,在天橋梯級髹上奧運會顏色系列、歷屆奧運會主辦國名稱及舉行年份等資料,橋身兩側亦安裝「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標誌」及「灣仔衞生健康活力城標誌」膠片,工程花費約64萬元。
其後因應北京申奧成功,加上香港協辦該屆馬術項目,民政處於2008年再進行美化工程,以「北京2008 年奧運會會徽」及「馬術體育圖標」膠片取代原有膠片,並重髹油漆,開支約37萬元。
2016年,民政處再重漆及全面更換膠片,並於樓梯加入2012年倫敦、2016年里約熱內盧兩個主辦奧運的城市。由於樓梯只有32級,故當時將停辦的兩屆即1940及1944年合併在同一梯級,當時預算為57.5萬元。
近日「奧運橋」再次進行翻新,路政署指鑑於部分油漆已日漸褪色,故聯同灣仔民政事務處進行翻新工程,重漆天橋及其上的奧運圖案和資訊。署方指工程並非新工程項目,不涉及更改現有的外觀設計。翻新工程已於今年七月展開,預計將於十二月完成。
對於在工程前有否諮詢灣仔區議會,署方未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