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浸會大學校方早前指學生會幹事會「滄溟」的政綱對過去事件的描述「不符合社會的標準和價值觀」,對他們作紀律處分。幹事會事後請辭,部分前幹事發起全民聯署,促校方公開有關調查報告,及撤回有關處分。四名前幹事今(8日)召開記者會,透露在上訴聆訊期間,被要求用錫紙包手機、簽署保密協議,上洗手間亦須由教職員陪同。四人最終上訴失敗,今午欲向校長衞炳江遞交公開信,校方僅派傳訊公關處職員代為接信,指將在今晚作出回應。
聆訊被要求錫紙包手機、去廁所由職員陪同 前副會長:對住幾個學生無必要咁
由被禁參與校政的前幹事會會長許雯珣、外務副會長戴嘉平、內務副會長梁肇鈞和外務秘書陳逸豪組成的「聯合上訴平台」,今日在浸大內召開記者會,指上訴失敗,對結果感到失望。
戴嘉平透露,在早前的上訴聆訊中,校方安排逾20名保安及10多名教職員清空了兩層教學樓作聆訊,校方亦要求他們用錫紙包好手機再放進公文袋、上洗手間需要由教職員陪同、簽署保密協議等。戴嘉平質疑,「其實對住幾個學生上訴無必要咁樣,無必要用比起法庭更嚴密方式對待我哋」。
平台收集逾5000聯署簽名 擬於兩日內終極上訴
戴嘉平認為,校方在上訴過程中沒有考慮其意見。他指,由校方公布紀律處分至今,他們仍無法得知有關投訴信內容,及索取事件的調查報告,而校方在電郵中亦無交代上訴失敗原因。他要求校方公開調查報告,並就裁決作出解釋。平台將於兩日內提出終極上訴,惟他們對情況不感樂觀,認為在資訊量不足下,難以作有效辯護。
戴嘉平指,至今已在校內及校外收集近5,200個簽名。他認為結果難得,「喺2023年呢個政治環境,簽個名都有風險,都有5,000幾人願意支持學生」。他促請校方認真回應學生訴求,「我哋望住咁多鏡頭、咁多人都係會驚,但我哋希望用和平、理性嘅方式表達返,希望學校聽返我哋意見,同我哋對話」。
校方派傳訊公關處代為接信 前會長:充分展示校方冷處理學生訴求
四人隨後從浸大善衡校園步行至逸夫校園,嘗試到校長室遞交公開信,惟校方職員拒絕讓他們前往,最終由傳訊公關處職員代表接信,該職員指將在今晚作出回應。前幹事會會長許雯珣指,平日學生能前往校長室外,由校長秘書處理面見安排,認為今次校方有意阻撓,充分展示校方一直冷處理學生訴求。
校方不就流出錄音作回應 間低港大評議會通過「感激」梁健輝議案指「有問題」
「聯合上訴平台」上月發佈一條與校方會面時的錄音,指有浸大高層向同學稱「你打我一拳,我一定踢返你一腳」。戴嘉平不滿校方至今仍未就此作回覆,「佢哋係諗住扮冇事?定係認同呢位教職員呢個言論?係咪代表住浸大對學生就係有呢個立場?」,促請校方就此作解釋,以免影響外界對浸大的印象。
戴嘉平又透露,幹事會外務政綱內曾提及要「加強大專學界聯繫」,當中列出港大學生會評議會通過「感激」刺警案疑犯梁健輝議案,獲校方「間低」指此句「有問題」:「佢國安法課程powerpoint都有做案例,我哋都無加任何立場落去,我哋淨係提起都有問題?」
上莊3日後被投訴 禁4名幹事參與學生會等學生組織
浸大學生會自2020年後「斷莊」,事隔3年後新莊「滄溟」成功於3月31日當選。惟浸大校方在4月4日表示接獲對學生會政綱投訴,指其政綱等資料對過去事件的描述「不符合社會的標準和價值觀」,經調查後投訴成立,懲處之一是禁止幹事長、兩名副幹事長及秘書四名幹事參與包括學生會等學生組織,至2024年8月31日。
校方對幹事會的懲處包括撰寫600字悔過書,有前幹事將其悔過書張貼在校內民主牆上。
「滄溟」指會章規定如幹事長及兩名副幹事長同時出缺,便需自動解散,換言之浸大校方的懲處可「DQ」學生會幹事會;由於校方的懲處,學生會無法與校務會議及預約場地,難以維持日常運作,為早日產生新一屆臨時行政委員會,全體學生會幹事於5月8日總辭,獲評議會通過後隨即解散。其後,部分被禁參與校政的前幹事會成員組成「聯合上訴平台」,發起「一人一信」、聯署行動,促使校方公開有關調查報告,及撤回對學生會成員的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