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政府推行的過渡性房屋政策,原意是主要讓輪候公屋不少於三年的人士(甲類租戶),於上樓前入住,不過因為部分新界項目入住率偏低。當局今年初調整比例,讓未落成的項目中居於不適切住房的人士(乙類租戶)租戶比例可增至四成,另現有項目亦可按情況申請調整比例。當局最新回覆立法會議員數字顯示,兩個入住率較低的項目元朗東頭「同心村」及博愛江夏圍村,截至10月底入住率已達逾92%及85%,兩個項目的乙類租戶比例則分別達48.6%及50.5%。
現時房屋局將入住過渡性房屋的租戶分為兩類,「輪候公屋不少於三年人士」的人士為「甲類租戶」,「居於不適切住房的人士」或「迫切需要但未符合輪候三年以上的家庭」的人士被歸類為「乙類租戶」,原比例為八比二。不過由於兩個新界項目入住率不高,同心村及江夏圍村分別為63.6%及52.4%,故房屋局今年初調整新項目的比例,放寬至六比四。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在立法會就過渡性房屋提出書面質詢,問及目前各項目的甲類及乙類租戶比例。房屋局回覆提及,當局至今批出53個項目,當中19個已投入服務,提供約6,400個單位,另有32個項目由其他撥款如關愛基金等支持,包括使用酒店及賓館作過渡性房屋。
根據當局提供的資料,位於市區的15個項目,甲類租戶的比例較高,由74.3%至100%不等,平均為84%。至於新界四個項目,則只有49.5%至69.7%,平均則為58.1%,最低的為博愛江夏圍村,乙類租戶比甲類租戶的比例更高。文件提及,已申請並獲批調整租戶比例的項目有博愛江夏圍村、元朗東頭「同心村」和「恒莆新苑」錦田2160,甲乙類租戶比例放寬至五五比。
房屋局表示,自2023年6月推出中央通用申請表格,以及9月推出中央統一平台「住得易」後,申請持續上升,至11月中收到逾9,500份申請,各項目入住率平均超過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