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政府勢推兒童版「疫苗通」 團體批只顧打針不理小朋友成長

政府勢推兒童版「疫苗通」 團體批只顧打針不理小朋友成長

(獨媒報導) 政府為向幼童「谷針」,正準備將「疫苗通行證」的適用年齡由12歲降至5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早前預告今周將公布細節。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上周發聲明反對,其執行幹事黃惠玉今早在電台節目上再表達憂慮,長近三年的抗疫已導致兒童肥胖問題加倍,幼童語言能力發展亦現遲緩。有部分幼童打第一針後副作用大,家長不想帶子女打第二針,「病咗一場,但好似被受罰咁,呢度去唔到果度去唔到」,認為政府不應只看疫苗接種率,不理會兒童成長需要。

「疫苗通行證」或將使用年齡下限由12歲降至5歲,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上周發聲明,指措施對兒童將有深遠影響,認為「兒童的基本權利不應被用作接種疫苗的交換條件」,不然將「損害兒童的身心及漠視他們的最佳利益」。

憂家長或獨留子女在家

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執行幹事黃惠玉今早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近日收到很多家長反映,對政府預告的新措施感到很大壓力。早前兒科醫學會發表調查,發現疫情期間肥胖兒童數目倍升,很多活動都因為疫情而無法參與,若再將「疫苗通行證」降至5歲,幼童不但不能參加學校活動,連康文署場所也不能進入,影響深遠。

黃惠玉又提到,小朋友容易遺失針紙,或令情況更複雜。部分家長亦可能因為幼童不能進入街市、超市等場所,只能獨留幼童在家中,一旦意外發生「無得返轉頭」;而獨留幼童在家的情況亦可以預見會發生,令人擔心。

指若市民感到被迫抗疫屬政策失敗

她特別指出,抗疫已將近3年,現時不打針的家長並非對疫苗有誤解或不了解,而是部分兒童打完第一針後副作用遠比想像中大,「病咗好耐,唔再打第二針」。然而幼童不會理解政府政策,「覺得自己係咪做錯,只係病咗一場,但好似被受罰咁,呢度去唔到果度去唔到。」很多家長擔心,今日打兩針或三針,「遲啲會唔會四五針咁落去呢?」

黃惠玉指全城抗疫,要讓市民自覺有需要而不是被迫,若市民感到「唔想、被迫,我覺得嗰個運動就失敗囉。」

批政策制訂不應只顧打針

若政府實施兒童版「疫苗通行證」,黃惠玉認為對居住環境較細、有特殊學習需要,及貧窮家庭影響大,因康文署設施已是相對能負擔的活動,「無咩機會有好發展。」有精神科醫生已經反映,長期戴口罩已令幼童無法掌握面部表情,令言語發展遲緩,連幼童活場所都關閉,對他們影響深遠。她批評政府制訂政策時,無理由只顧及打針,而忽視小朋友成長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