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煙草終局」今屆政府難推 盧寵茂稱政策爭議大

「煙草終局」今屆政府難推 盧寵茂稱政策爭議大

(獨媒報導)世界各地走在最前端的控煙政策,是立法禁止向個別年份出生的人士售賣煙草產品,實現「煙草終局」。醫衞局長盧寵茂去年開始諮詢期時表示,「終局」是大方向,但步伐及定案如何,要視乎諮詢結果。結果今日公布,盧將「終局」定為「長期措施」,要待2026年進行的「中期檢討」完成後才開始「探討」。被問是否意味今屆政府不推「煙草終局」、沒有時間表是否等同「無限期擱置」,盧寵茂指今屆政府任期至2027年6月30日,「我哋唔會話一定唔會」,但長遠政策會是「更長遠措施」。

無標題
盧寵茂

盧寵茂的發言稿只輕輕觸及「煙草終局」,指長遠而言醫衞局會「因應短中期措施的成效」,探討推行其他更進一步的控煙措施,包括禁止向某一日期後出生的人士售賣煙草產品。直至問答環節他才解釋原因,他指措施是「比較終極手段」,一旦執行等同全面禁止吸煙,屬於「大爭議」的政策,社會需要更多時間討論,政府亦要考慮如何執行,以及對市民的影響和接受程度。

至於推行時間表,他指今屆政府任期至2027年6月30日,中期檢討要在2026年進行,「我哋唔會話一定唔會」,但長遠政策的時間性會是「更長遠措施」。

無標題

海關關長反駁「因加得減」

另一項「短期措施」包括全禁另類吸煙產品,包括電子煙及加熱煙,盧寵茂表示2022年已經立法禁止香港進入及轉售有關產品,現時市民已經不能從市面購得相關產品。他認為「係時候加強管制」,亦假設「任何貨尾已經用咗」,當局將會制訂一個日子,將管有電子煙及加熱煙視為違法行為,但現時未有細節。他表示要考慮給予時間,讓市民處理「可能殘留嘅另類吸煙產品」。

不少煙草商和煙販早前提出,提高煙稅令私煙活動增加,亦令政府的煙草稅收入減少。海關關長何珮珊今在記者會反駁,指私煙活動與加煙稅之間並無直接因果關係。她指海關檢獲的私煙相信除供應本地市民外,還會暫存香港,有待轉運至其他地區,因此私煙增加並不代表流入本地市場的私煙數目增加。她又指煙稅收入減少的幅度,與市民的吸煙率下降相約,「因加得減」的說法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