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樂建居」發揮公私合作力量 有利重建置業階梯

「樂建居」發揮公私合作力量 有利重建置業階梯

港府六月中宣布推出私人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先導計劃「樂建居」,透過鼓勵發展商參與建造更多資助房屋,並先推三幅官地試行。過往房委會興建的新居屋、綠置居,都被批評設計、質素平庸;相反,大發展商建屋質素及效率高,不少新盤設計都獲業內人士讚賞,方案可運用私人市場力量,加快建設公營房屋,提升其設計與質素,有望完善房屋置業階梯,讓市民有更多置業上流選擇。

筆者扎根深水埗二十多年,因工作關係認識不少千辛萬苦才能上車置業的年輕人,亦接觸到輪候公屋多年、仍只能住劏房的街坊;我自己亦經歷過住寮屋、木屋、臨屋,到公屋、居屋及私樓,故深切明白置業階梯對市民上流的重要。「樂建居」方案分為「公開招標形式」及「私人土地形式」兩模式,前者由政府提供土地招標,交由發展商興建資助房屋,後者則是發展商申請動用私人士地興建。今個財政年度政府為樂建居推出三幅土地招標建屋,選址包括柴灣祥民道、東涌東填海區,預料合共可興建2300伙,最快2028/29年落成,單位售價折扣率定為35%,可協助更多能力有限的市民獲得理想居所。

目前香港房屋政策面對住屋土地不足的問題,雖然政府已推行明日大嶼、北部都會區長遠可增加公私營住屋的供應,卻是遠水不能救近火。第二個「樂建居」模式「私人土地形式」下,私人發展商可以三分之一地價去補地價,將手中農地改劃作住宅發展,相信可吸引手上有不少農地的發展商參與用作興建居屋,加快舒緩目前居屋不足、質素參差等問題。

雖然目前「樂建居」只是先導計劃,但只要試行成功後成為恆常政策,更多私人發展商願意提供手上私人土地興建居屋,將使居屋供應趨於穩定,成為市民長遠購買私人單位置業的重要踏腳石,更多市民改善生活, 重建置業階梯令更多市民有上流的希望。

另一方面,如同推行環保政策一樣,除了要開發新能源和減少浪費,回收重用同樣重要;故當局要加強公營房屋流轉,鼓勵收入條件較入住時改善的公屋戶、居屋戶上流,例如透過低息按揭貸款、降低首期等配套措施,鼓勵有能力家庭往置業階梯上流、更多公屋戶踏上居屋台階。政府亦可考慮坊間社會人士的建議,延長擔保期,確保樓齡較舊的二手居屋單位都能承造九成按揭,並逐步取消每年配額和購買資格證明書限期,向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的有需要市民開放白居二市場。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