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已退,而今年夏季的氣溫仍如往年,持續較正常炎熱,近年不少人關注囚友熱獄之苦。在美國,監獄酷熱也是長久的公眾議題,但他們今年在此事上有了躍進——7月18日,美國國會議員提交一項「監獄環境健康法案」,一旦通過,監獄部門必須向外界公佈獄內影響健康的多項數據,包括氣溫,以供檢討獄內設施及改善之用。
香港今夏高溫繼續刷新記錄
香港夏季的高溫連年刷新記錄。根據天文台資料,香港今年未入夏季已經歷「最熱上半年」,及至8月錄得18個熱夜,是有記錄以來8月份最多熱夜;9月遠較正常炎熱,9月17日中秋錄得極端酷熱的35.7度,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中秋節。剛過的10月,也被天文台喻為「最暖的十月」。
最受熱苦的人群算是戶外工人(如地盤工或清潔工)及在囚者。後者情況更嚴峻,他們無法回家或去商場嘆冷氣或喝杯凍飲。
囚友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應對。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在囚首年(2021年)熱得生熱痱,須以牙膏敷在皮膚止痕,用水弄濕身和睡在地上散熱;網台主持傑斯描述囚友在酷熱下赤裸,用漱口杯盛水淋身,囚室滿地濕如公廁,更經常聽到囚友淒厲爆粗發洩。
資料欠奉 無法得知有否囚友因熱致病或死亡
懲教署曾回覆傳媒查詢,表示該署沒有備存因天氣酷熱或過度寒冷,而引發囚友生病的個案數字。
去年,前立法會議員劉慧卿曾要求懲教署公開每天各監獄內各個囚室及活動室的溫度,以及因天氣酷熱而中暑、熱衰竭而須入院治療或死亡的個案數字,懲教署亦未有向外提供相關數字。
美國時有熱死囚犯個案
在美國,監獄酷熱亦一直是公眾熱話,且不時有囚友懷疑在熱浪下猝死的個案,大多發生在南部氣候較熱並有沙漠的州份如德州,去年就有至少3名、今年至少2名德州囚犯疑因熱病死亡而須開庭聆訊,另一人則疑因酷熱導致中風歪咀。
今夏美國國會提出「監獄環境健康法案」
美國部分監獄的囚室是有冷氣的,但卻不是所有監獄囚室皆設。因此,面對日益加劇的極端天氣下炎夏熱浪疑似熱死囚犯事件,民間一直爭取全國監獄囚室一致安裝冷氣,惟官方表達因涉龐大開支而未接納訴求,以致監獄酷熱問題一直膠著。
然而,美國今年在緩解此問題上有躍進——兩名國會議員(Edward J. Markey、Ayanna Pressley)向國會提交了「監獄環境健康法案」(Environmental Health in Prisons Act),以保障囚犯及獄卒們的健康。法案規定,監獄局及相關機構必須公佈影響囚犯健康的聯邦監獄內多項環境元素資料,包括獄中空氣質素、水質、氣溫、濕度、徽菌、傳染病、石棉、蟲害、營養、光線水平與質素、噪音等情況數據,以助進行相關研究及減少囚犯數目的倡議工作。此法案被視為有利於維護囚犯的基本權利,讓他們在安全而健康的環境下服刑。
美國法案指令監獄當局披露環境威脅數據如氣溫
有關披露氣溫資料方面,提交法案的參議員Edward J. Markey提及,現時獄中的「熱指數」可以高達華氏150度(攝氏65.56度),但許多監獄並無空調或妥善通風。他指出,現時13個美國南部及中西部州份的監獄中,部分未有規定必須安裝空調,另22個州沒有訂立獄中氣溫規限的政策。另一方面,4年前在「2019冠狀病毒」疫情籠罩下,美國監獄因通風欠佳,囚犯染疫率較其他民眾高出5.5倍。
「監獄環境健康法案」亦規定成立獨立諮詢委員會,就緩解聯邦監獄或羈留中心內的環境威脅及改善獄中人健康方面,進行研究及作出政策介入建議。
美國囚權組織及相關國會議員均認為,此法案對影響囚犯以至公眾的環境威脅狀況,增加了透明度及政府的問責性。
懲教署多項措施通風及降熱
回到香港,監獄服刑地方沒有冷氣,但卻有風扇。不過,根據囚友及更生事工人員描述,風扇形同虛設,原因有三:1. 風扇主要安裝在囚室外的走廊牆頂,不在囚室內,只靠走廊的風滲入倉,才得微涼;2. 由於走廊兩邊的牆頂皆有風扇,但兩邊的風扇對吹,風吹得散亂,入不到囚室;3. 部分囚室內的牆身最頂部與天花板交界安裝了圓筒形滾筒扇(這些扇沒有懸掛點可防止囚犯上吊自殺),但風在頂部吹過,人在下面仍是捱熱。
同時,懲教署確以多種措施改善通風及隔熱減熱。通風是加強空氣流動(例如在監獄飯堂及吸煙間安裝抽風系統)、以欄柵式的囚室閘門取代密封式閘門令囚室內通風、更換通風效能較佳的新式窗戶等;隔熱減熱措施包括在院所上蓋塗隔熱油漆降溫、或加裝太陽能板或種植植物以吸收熱力。然而,這些措施是屬於減低環境的劣勢(less worse off),而非增進環境的有利情況(better off),例如製造涼快感。
然而,好些關注監獄酷熱人士建議一些減熱方法,均未獲懲教署採納——例如飲用凍水、使用退熱貼、小型電動風扇仔、增加洗澡次數、女囚可穿短褲、便攜冷風機置於走廊等。
不過,懲教署最近亦有研究和試驗新的降熱措施——在院所上蓋塗製冷塗層、在窗戶貼上隔熱膜。
署方最新研究兩措施——塗上製冷塗層、貼窗戶隔熱膜
劉慧卿今年4月接獲懲教署回覆有關研究改善監獄環境新措施,指2023年曾委託相關工務部門在兩所懲教院所部分建築物上蓋塗上由本地大學團隊研發的製冷塗層,發現其降溫效果理想。署方表示會在資源許可下,將製冷塗層應用於合適的懲教設施。同時,該署亦試行在部分院所內的日間活動設施和囚室的窗戶上貼上隔熱膜,藉反射陽光以減少熱能吸收,達至室內降溫。
上述各種減熱措施亦並非在所有監獄全面實施,而是按照不同院所狀況作決定;同時,若要全面實行某種措施時,也會需時,例如根據懲教署長黃國興去年回覆劉慧卿有關獄內的減熱措施(劉慧卿Facebook 2023-08-23貼文),其中把赤柱監獄的囚室閘門,由密封式改為欄柵式,但這工程自2018年起展開,到去年才更換了300個閘門 。
安裝冷氣效果勝過所有措施
以今天的科技水平及生活習慣,冷氣(或空調系統)是每個處所(premises)的必備設施,例如辦公室、住宅、食肆、醫院、學校、文化場地如博物館及圖書館,甚至公廁皆有,唯獨監獄內的囚室沒有;而在同一座監獄院所內,其他地方如懲教人員辦公室或訪客等候的地方,卻都有冷氣。
坊間有意見指,認為不應給予囚犯「咁好享受」,部分則涉及技術問題:許多監獄院所太老舊,未必配合到安裝冷氣的工程和電力負荷;同時亦涉及龐大開支,納稅人未必同意。
亦有指一旦安裝冷氣令坐監環境舒服,再犯率會提升。不過亦有相反看法,指如果服刑人士感受到尊嚴,就會感受到生命價值,不會再放棄自己 。
外國研究:美國監獄嚴苛,再犯率冠全球
北歐監獄人道,再犯率最低
事實上,美國東肯塔基大學於2019年秋天發表一份獲嘉許且取得奬學金的學生論文,內容是比較北歐監獄和美國監獄運作背後的文化及懲教理念,發現越嚴苛的囚禁生活,釋囚的再犯率越高,反之越人道關愛的懲教實踐,再犯率越低。就如美國的監獄高壓式、囚禁環境差(如擠迫、規條嚴厲),其再犯率全球最高(70%);但北歐國家的監獄重視人道,囚禁環境清潔舒適(囚倉內有電視、雪櫃、大窗戶、舒適的床,甚至廚房),囚友享有較大的自由,這些國家的再犯率為全球最低(少於20%)。
要判斷社會的文明程度,先去監獄看看
俄國文學家兼記者杜斯托也夫斯基曾說:「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可以從進入其監獄所看到的情景來判斷。」
事實上,世上有監獄設冷氣並不稀奇,除了美國部分監獄的囚室已有此設備,西澳洲政府亦答應在其省內的Roebourne監獄安裝冷氣,因為這監獄在夏季室溫可高達攝氏40度,但因工程遲遲未展開而於今年2月備受該國輿論批評。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