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不同尋常的國情咨文

不同尋常的國情咨文

拜登在激烈的演講中,努力將自己的外交政策願景與特朗普區分開來。

在經歷了美國政治重要的一周之後,人們對美國的期望有了一些清晰的認識。超級星期二迎來了黑莉退出競選,並確認拜登總統和前總統特朗普為各自政黨的候選人。如果事情按照目前的預期發展,其中一人將成為下一任總統。民調繼續表明,這次選舉可能非常接近,且難以預測。美國選民意見分歧,但一些最關鍵的選民群體,迄今為止對任何候選人都不是特別熱情。這一點很重要。

拜登的國情咨文很難令人放心。雖然以議會的標準來看,這種態度很溫和,但對於美國觀眾來說,拜登語氣的轉變是顯而易見的。總統精力充沛、好鬥。在整個演講中,拜登多次提到他的「前任」,即這次演講的焦點和目標,但從未提到名字。

拜登的演講強調了他與特朗普的明顯差異,以及各自政黨之間的兩極化。 兩位領先候選人不僅在世界觀上,而且在一些最緊迫的外交政策問題上,也呈現出鮮明的對比。

拜登並沒有試圖在這巨大分歧上,創造一個團結或共識的虛構故事。相反,總統對相對一致的一點,即美國面臨的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挑戰——中國——隻字未提。出乎意料的是,國情咨文通常國內事項優先,今次卻以外交政策開始。拜登宣稱捍衛烏克蘭民主的鬥爭刻不容緩。特朗普向共和黨人施壓,要求他們不要投票支持將邊境安全與支持烏克蘭結合起來的法案。

這並不是第一次使用國情咨文來定義外國威脅。 2002年,布殊總統將北韓、伊朗和伊拉克稱為「邪惡軸心」,以動員人們支持「反恐戰爭」。

但拜登從烏克蘭著手的決定有所不同,他的動機不是為了誹謗外國對手,而是指責他的國內對手是歐洲和美國民主的主要威脅。在譴責普京的行為,並強調保衛烏克蘭的重要性之後,總統將這場鬥爭無縫地與對美國民主的攻擊聯繫起來。拜登譴責他的前任試圖向美國灌輸「最古老的思想」,即「仇恨、憤怒、復仇和報復」,而不是「正派」和「正直」的價值觀。

國情咨文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總統的經濟政策,重點在於工人階級、創造就業機會、對美國企業和美國富人徵稅。拜登的經濟戰略,將繼續以經濟民族主義為主,這一戰略強調美國製造業和美國就業。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