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林超英:本港將「長夏無冬」 岑智明:幾多年一遇再無意思

林超英:本港將「長夏無冬」 岑智明:幾多年一遇再無意思

【獨媒報導】香港地方志中心昨日(21日)舉辦「香港自然氣候的變化」專題講座,邀請兩名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林超英;以及天文台前高級科學主任莫慶炎任嘉賓分享。林超英指全球暖化持續,本港酷熱日數將持續增加,世紀末將「長夏無冬」。岑智明指「再講幾多百年一遇冇意思」,天災重現時間只會愈來愈短。

無標題

林超英:熱夜將愈來愈多

林超英在講座上指,去年9月至今年8月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上升攝氏1.6度,而2011年至2020年間香港氣溫則升攝氏1.77度,相比全球平均升溫1.06度高,料為城市化引致。他提到自1960至80年全球變暗(工業發展)後,城市化下石屎用量增加,令氣溫未能下降,香港寒冷日數大減至2019年僅剩一天。

隨著溫度上升,香港的「熱夜」(氣溫逾28度)亦愈來愈多,林超英指香港除了60年代外,其他年代每年只有十多天熱夜,惟近數年每年有兩個月時間「熱到爆」,而未來會越來越濕熱,笑言「濕熱要飲多戰清涼茶」。

他引用天文台2021年推算,香港世紀中2041至2060年酷熱日數增至約3個月,世紀未2081至2100年增至5個月,笑稱「即係成個都係夏天啦,果時我點過,果時我就要匿喺地底過。」他關注氣候變化下的基層及窮人,基層即便有冷氣也會因為費用高昂而選擇不使用。林超英倡建立人性社會,令他們能「捱得過」酷熱天氣,例如解決劣質房屋的通風問題,「起碼有道氣等佢濕熱焗之中無咗個焗」。他提到聯合國已設立「熱浪長」(heat officer),冀未來香港也設立。

就城市建設,他提到自己外出時會攜帶紅外線溫度探測器,而石屎牆的溫度較樹木高出約20度,認為香港樓宇間非常須要植被,以及不要經常剷走野花野草。

無標題

岑智明指「再講幾多百年一遇冇意思」

岑智明則以「從天災歷史看氣候變化」為題作分享,提及1987年歐凱特、1906年丙午、1937年丁丑以及1962年溫黛的災情及死亡數字。他提到溫黛、山竹及天鴿等的風災均是在呂宋海峽內形成,稱「做台長最驚嘅,最擔心呢啲風㗎啦」,不過隨基建發展進步,受風災而死亡人數大幅下降。

他以2018年「山竹」襲港為例,指當年幸好「山竹」登陸呂宋島,令颱風威力「打七折」,香港得以「避過一劫」。岑智明稱如「山竹」沒有登陸呂宋島,將會以時速250公里強度襲港,維港可以有超過5米及吐露港超過7米最高潮位,造成的風暴潮比1874年甲戌風災更大。

「我哋以前所謂幾十年一遇、幾百年一遇個啲嘢,將來一定會縮短好多,所以我哋再講幾多百年一遇,其實喺氣候變化下冇意思。」

面對香港氣候變化,岑智明認為未來極端天氣產生的問題會越來越多,如山泥傾瀉、泥石流等,建議政府應「防患未然」,借鑒常受風災影響的日本應對方式,制訂疏散居民安排,「除咗大澳之外,係咪都要諗下將軍澳、大埔點呢」。

活動由香港地方志中心舉辦,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 (營運) 張梨珊女士贈送已出版的《香港志》系列共六本書籍予香港中央圖書館,同時亦贈予海外及內地共20間公共圖書館,稱向世界說好香港故事。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