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在即,有關回歸後香港變得繁榮穩定等「好故事」已開始不絕於耳,當然也有人頻嘆唏噓。可是,談回歸時卻鮮少有人提到非人類動物在港處境。
於1996年,回歸慶委會選了中華白海豚作為回歸吉祥物。相關消息發布後,不少市民認為慶委會的選擇好不諷刺,不懂為何要選一隻「快要絕種」的動物來象徵回歸(註一)。對這群市民來說,中華白海豚更像是一道詛咒,香港「在劫難逃」。
面對相關意見,當時慶委會小組召集人鄔維庸解釋道:「中華白海豚並非處在厄運中。相反,只要人們多加保護,海豚數字便會上升。」同時,「海豚跟『一國兩制』一樣,都是要被保護的。」可惜,回歸後香港對中華白海豚的保護工作差得不堪入目。據漁護處資料顯示,白海豚數目由2003年的188條大幅跌至2021年的40條,跌幅接近八成。
白海豚的主要威脅包括生境破壞及干擾、污染、誤捕、被船隻碰撞、食物減少等。其中,因填海發展而造成的棲息地破壞,是導致海豚數目下降的重要原因。
然而,作為本港最受關注的動物,為何其數目會下降得如此離譜?為了解釋此問題,筆者翻閱1998年至2022年合共約2,300篇提到中華白海豚的新聞報導,發現港府根本沒有決心與熱誠保育中華白海豚,而各界也不斷以謠言欺騙,甚至以煽動人心的論述支持相關發展計畫。主要論述有三:
一、「填海地點並非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息範圍」
中華白海豚主要棲息於龍鼓灘西部以及大嶼山西北部,惟回歸後不少填海計畫,如迪士尼、港珠澳大橋等皆於相關海域進行。其中,政府在2009年興建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時,當局指出「該處並非中華白海豚活躍的海域」。然而,根據漁護處委託香港鯨豚研究計劃的報告,研究人員在2008-09年多次在設施興建地點錄得白海豚目擊紀錄(見圖一),政府的解釋完全經不起反駁。
圖一:圖左顯示中華白海豚於2008年至2009年之分佈(擷取至香港鯨豚研究計劃2009-10研究報告),其分佈與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建址重疊。
二、「海豚會游回來」
機管局與政府都曾借此藉口來說服市民支持發展三跑與港珠澳大橋,惟海豚在港數目直接說明海豚並未有「游回來」。再以港珠澳大橋為例,政府當時說會以建立大小磨刀海岸公園作為補償,一旦大橋建好,海豚自然會「游回來」。可是,港珠澳大橋工程已大大破壞該區海域生態。更糟的是,據香港海豚保育學會2021年發佈的研究,2015年設立的大小磨刀海岸公園的海豚使用率近乎零,原因為海岸公園附近有太多發展(見圖二)。與此同時,本人曾參與學會的觀豚活動,發現有許多其他漁船與運輸船隻皆於海岸公園超速行駛,不少私營的觀豚船更會在見到海豚後往其直駛,完全違反海岸公園條例。惟當本人向漁護處查詢時,該署於三年內(截止2022年11月25日)並未就任何海岸公園的超速問題作出檢控,足見政府保育工作未見認真,以海岸公園為主的補償措施最終只是淪為「漂綠」(green washing)工具。
三、「發展經濟、人類利益先行」
相關例子見2001年,本地企業家胡應湘提倡香港應該加大力度發展物流業,建議發展大嶼山西北部及屯門西部深水海域作為貨櫃港。當記者提出該處為白海豚出沒的海域時,胡氏氣沖沖地說:「香港幹嗎要變成動物園?你要白海豚就不要飯碗吧!」胡氏典型地把「保育」與「發展」對峙成二元對立的觀點,惟保育與發展向來可以並駕齊驅,例如通過發展其他更為環保的產業。更甚者,不少香港市民願意「犧牲」一部分經濟利益以達保育之效。根據一份2014年針對白海豚社會價值的研究,評估小組指出1,007名受訪者中有七成願意在未來十年就保育中華白海豚捐款。按此估算,整體市民願付金額總值159億,足見市民願意為保護生態「食少啖飯」。
距離1997已26年,中國人向來提倡民胞物與之心,與自然共生共榮,惟香港這方面好像「人心未回歸」。中華白海豚除了是回歸吉祥物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假如連其都未能享受回歸帶來的「繁榮穩定」,我想其他物種的生活一定更加苦不堪言。
本屆港府一直說要貫徹習近平主席精神,還盼他們沒有忘掉習主席多次強調的「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為了避免香港拖累國家生態文明的偉大發展,請政府懸崖勒馬,認真保育中華白海豚!
註一:中華白海豚暫時沒有絕種風險。據一2012年發布的研究,中華白海豚或於三代後(80年)於珠江三角洲地區性滅絕。見Jefferson, Thomas, "Hong Kong's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s (Sousa chinensis): Assessing Past and Future Anthropogenic Impacts and Working Toward Sustainability", Aquatic Mammals, vol. 44, no. 6, 2018, pp. 711–728.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