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位處軒尼詩道435號的灣仔消防局建於1941年,屬現存最古老、服務年期最長且現今仍運作的消防局。古物諮詢委員會昨(9日)開會討論,委員一致通過其二級建築的擬議評級。古蹟辦表示,該局保留罕有的黃銅滑柱和鋼造喉架,而且仍會進行「拜喉架」傳統,加上當時消防局沒有標準建築規格,其設計獨一無二。
屬歷史最悠久且仍運作消防局 保留鋼造喉架、黃銅滑柱
灣仔消防局位於軒尼詩道堅拿道天橋(俗稱「鵝頸橋」)旁,其栗紅色外牆及復古風格露台設計,是該區著名地標之一。古物古蹟辦事處昨日在會上簡介指,政府昔日在譚臣道及柯布連道曾先後興建灣仔消防局,但兩座建築物及後於1941年改建至現址,屬二戰時期建築物,日佔時期曾被日軍佔用,為現存歷史最悠久、服務年期最長及現今仍運作的消防局。
古蹟辦館長(歷史建築)黃淑霞表示,該局樓高4層,以磚、鋼筋混凝土等興建,設計風格以實用簡約為主,地下停車間保留花崗石門檻;相比現代消防局使用不銹鋼滑柱,該局仍保留極罕有的黃銅滑柱,亦是現存唯一使用鋼造喉架的消防局,至今保留消防員「拜喉架」的傳統。黃淑霞提到,當年設計師擔心戰事爆發,下層建造加入防禦功能,即使上層被轟炸仍可繼續運作。她又稱,該局大致保留原有設計,加上當時消防局沒有標準的建築規格,其設計獨一無二。
委員關注栗紅色外牆與一般消防局有別 古蹟辦:相信2000年後才油上
委員普遍支持列灣仔消防局為二級歷史建築,李志苗提到實地考察當天,消防隊目稱鋼架和滑柱屬該局獨有,追問是否真的「獨一無二」。黃淑霞指,古蹟辦逐一檢閲全港80多間消防局,發現除了灣仔消防局外,所有消防局均使用石屎喉架;至於黃銅滑柱,她就指無資料印證是否獨有,「但係都係好罕有」,戰後首間消防局旺角消防局於1950年建成,經已是使用不銹鋼滑柱。註冊結構工程師何鉅業補充稱,另一間消防局都設黃銅滑柱。
珠海學院建築系系主任朱海山則對該局的栗紅色外牆感興趣,指其與一般消防局外牆顏色不同,期望古蹟辦就用色作多點解説。另一委員阮肇斌則表示,消防局已營運80年,科技發展迅速下卻無大改動,詢問背後原因。古蹟辦黃淑霞指,據1941年和90年代的舊照所見,該局外牆為灰白色,相信紅色外牆是2000年後才被油上;她又表示,該局內部曾稍作改動,如為興建宿舍縮減走廊位置,陽台現時亦不能使用,但整體空間和功能不變。
有委員關注該局會否繼續營運,並提議舉辦開放日及虛擬導覽等活動。古蹟辦表示,據了解該局未來數年沒有拆卸計劃,又稱會與消防局保持溝通,考慮合作舉辦活動推廣其歷史。委員最後一致同意,通過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擬議評級。
上環「彭裕泰」戰前唐樓擬評三級建築
「彭裕泰」茶莊所在的上環文咸東街113號戰前唐樓,古諮會亦通過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的擬議評級。古蹟辦介紹指,該唐樓建約於1930年,樓高四層,地舖「彭裕泰」茶莊為已有137年歷史的老字號;建築以鋼筋混凝土建成,結構沒有太大改動,較明顯的是露台本是內彎設計,現變更為直線面。古蹟辦又稱,戰前唐樓在中上環商業區較罕見,而「彭裕泰」亦是少數仍經營的百年老字號。
黃淑霞提到,因「彭裕泰」近年長期落閘,僅能從2017年的相片所見,店前設玻璃鑲嵌木門,左右兩邊各設大櫥窗,櫥窗下襯以花磚裝飾。古諮會主席蘇彰德追問會否得知店面現況,黃表示自去年12月至2月期間,古蹟辦職員曾七次到訪,但該鋪每次均落了閘,附近商家則稱「彭裕泰」自疫情起幾乎沒有開門,負責人僅偶爾不定時回去。古蹟辦亦曾致電店主但無果,至今沒有任何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