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蔡志厚:香港民間歷史研究索引芻議

【文化論政】蔡志厚:香港民間歷史研究索引芻議

2020年12月28日,一群深水埗街坊及區議員,發現水務署正清拆極富歷史價值、屬早期九龍水務系統重要部份的主教山配水庫。他們除嘗試阻止政府繼續清拆之外,不少對配水庫感興趣的市民亦趕赴現場,拍攝大量相片、影片,廣泛在社交媒體流傳,引起全城哄動。

由於相片所顯示的建築風格,以及現場拍攝到的喉管年份,均較水務署所指的1930年代為早,民間團體以至本地歷史愛好者(包括筆者)紛紛運用網上僅有的資源,追溯主教山配水庫的歷史。不足半日,民間已成功翻查舊地圖、政府文獻,指出水庫的歷史長達116年,以至相關的平面圖、建造經費、設計及承辦商、與九龍水務工程的關係等等,詳盡得令人目不暇給。群情洶湧下,翌日古蹟辦及水務署到現場視察並向公眾致歉,並承諾停止工程,重新評估其歷史價值。今年1月水務署亦認同民間的研究成果,推翻先前的說法,確認水庫在1904年建成。

是次事件有關古蹟辦、水務處「掛萬漏一」、評估粗疏的制度或程序問題,已有不少論者提及,筆者在此不贅。香港政府對歷史及文化保育的舉措,多年來均惹人詬病,筆者與廣大市民一樣,不期望政府因此改變官僚架構,亦難以想像官民長期對立的香港社會,兩者能有意義地對話,更遑論合作。

筆者在意的是這次事件中,民間可以在如此短促的時間內追溯歷史、集合各家所長,以事實迫使政府作反應。這種難得的能力和凝聚力,如何能有效持續下去?

自2006年天星碼頭、2007年皇后碼頭的保育運動開始,民間對本地歷史、文化保育的關注日益提升;數年後社交媒體的興起,更為有志於研究、考察、論述、推廣的民間團體、志願者,提供簡便易用的平台。現時與香港歷史文化相關的網站、網誌以及社交平台專頁數以百計,且仍在增長中。除掌故式的內容外,更有專注本地工商業、建築、教育、軍事、流行文化,甚至郊野變遷、廢墟探索等,不論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日益豐富。

這種百花齊放的現象,筆者身為歷史愛好者,當然樂見其成;但也有一些隱憂,譬如研究者因事無法再繼續管理資料(如早前 Facebook「歷史時空」的版主因病去世);又或者大家研究的範圍重疊等。筆者大膽提出一個提議:設立一個民間歷史研究的資料索引平台,在保留各團體或各人的專長、喜好的條件下,以日期、地點、人物、事件、關鍵字等詮釋資料(Metadata),將各方研究所得快速整合起來。

筆者概念如下:

一、招募一定數量(如30至50個)民間研究單位,個人或團體不拘。他們可以回顧已在互聯網公開的資料,如文字、相片、影像、聲音等,選取若干部份(或全部,視乎人手及能力),並為這些資料加插一個固定的詮釋資料格式。所有同意納入系統內 的資料,都輸入一個標籤(Hashtag),以供系統辨識。

二、民間研究者多是業餘性質,時間及資源有限。為鼓勵普及應用,詮釋資料格式只要求六項資料:描述的日期、地點、格式、人物、主題(如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科學、教育等)、關鍵字(最多10個)。

三、系統將資料整合,以網站方式將其綜合展示;任何人均可按日期、地點、人物、主題、關鍵字,瀏覽或搜尋感興趣的內容。

四、網站只會展示民間研究者同意擷取的資料。除非有研究者授權,網站索引內只顯示標題及少部份內文預覽(如文章首二百字,或低解像度相片)。如要查看全文,按連結到網站、網誌或社交平台專頁即可。

五、網站基本上是一個不斷自動更新的網上索引,不干涉研究者的興趣及喜好;索引可以讓他們了解前人或同輩的成果,既可互相補充,亦可避免內容重覆,甚至可以整合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亦可讓他們接觸更多本地或海外對香港歷史感興趣的受眾。

六、至於運作所需的資源,初期如只集中跟進有限數目的網站、網誌、專頁,開發後筆者估計只需一至兩名兼職技術人員、一至兩名兼職管埋人員,即可維持運作。所需成本有限,但對促進民間歷史文化的研究,有很大的助益。

如這個民間歷史研究索引能落實,可望有以下助益:

一、民間的歷史愛好者、研究者可透過資料索引,互相觀摩、學習,不斷提升水準;亦可了解同儕已提及或研究過的人、事、物,避免主題或內容重覆,或與自己認知的作比對,互相補充,豐富民間的歷史論述;以影像為主的記錄,亦可透過索引與文字為主的研究,互相補足。

二、如前所述,現時與香港歷史文化相關的網站、網誌以及社交平台專頁眾多,而且大部份均是自主運作,好處是能使內容甚至論述保持多元;壞處則是大眾關注的時候,不知從何入手。資料索引使這些零散的資料,以不干擾民間研究者的情況下結合起來,在官方主導、資助的歷史研究、歷史網站之外,維持香港歷史論述和內容的多元性。

三、是次主教山水庫事件中,民間找出的資料眾多,不少資料均是先透過社交媒體傳播,後來再經民間保育團體(如長春社)及媒體作整合。鑑於社交媒體的演算法不時改變,我們難以確保日後有同類事件時,民間能再倚賴社交媒體來匯聚研究的力量。資料索引可以在社交媒體以外,讓民間的歷史內容透過關鍵字,而非演算法集中起來,減少對社交媒體的倚賴。

四、資料索引亦可成為教育界的一個教學資源庫,除了作為本地歷史資料的參考資料外,教師亦可透過官方、學者和民間不同的論述,令學生了解歷史的選材、角度和論述有何異同;學生亦可參考民間研究者的方式,開展自己的小規模地區研究,透過親身的記錄和歷史書寫,理解甚麼是歷史。

筆者非歷史學家,亦非資訊科技專家,乃手空空無一物的一介草民。斗膽提出這個提議,純粹希望能拋磚引玉,開展這一方面的討論。唯盼民間自發的歷史研究,成果得以好好累積;大眾對本地歷史的熱誠,亦不因時間而沖淡。

作者蔡志厚為藝術文化工作者。本文刊於2021年2月3日信報。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