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Football Fever, Love of Hong Kong:a current story

Football Fever, Love of Hong Kong:a current story

6月14日下午,傳來香港提早晉身2023年亞洲盃足球決賽周的消息,讓人振奮,亦讓人暫時忘卻這兩三年的鬱結。大概是少有的好消息,不同的本地足球網站、報章體育版和電視體育新聞固然作出報道,就連與體育不相關的網站也為香港助慶。

十日後,六位已回港的港隊球員黃威、鞠盈智、簡嘉亨、羅梓駿、劉學銘和杜馬思,於九龍一商場與約一百名以年輕人為主的球迷舉行祝捷會,場面雖不算盛大,但氣氛熱烈。現場球迷最愛呼喊的口號就是 We are Hong Kong,一個與香港融為一體的口號,除了為球員、為香港感到高興外,也實在有抒發壓抑已久的感情的需要。

自從1968年之後,香港未曾打入過這項亞洲頂級賽事的決賽周,這種振奮的確有點突如其來。老實說,大部分愛好足球的香港人,對香港足球早已放棄期待,甚至棄之不顧。精明的香港球迷,很多年前已改為只欣賞可觀得多的歐洲足球強國賽事,例如英超、西甲、意甲等,追捧世界著名的球會,例如曼聯、皇家馬德里、利物浦、巴塞隆拿、拜仁慕尼黑、祖雲達斯……一張數之不盡的球會名單。「痴情」地一直期待,一次又一次失落的香港「死忠」球迷早已屬於「少數族群」!

這些「死忠」球迷不單熱愛足球,更熱愛這個家園,否則就不會仍然入場或在網上觀看被批評得一文不值的港超聯(祝捷會不少穿起港隊球衣的人,相信也是球場常客)。在今年初港超聯腰斬之前,這群為數可能只有一千幾百的「死忠」球迷,入場觀看比賽之 餘,不少人在比賽至第47分鐘一起鼓掌。這項儀式是去年民主派初選案四十七人被捕之後,於每場港超聯比賽都進行,以示聲援四十七名被告。這亦是一些「死忠」球迷對香港的愛的另一種表達。(若有興趣多了解足球/體育與政治的關係,請看註一)

再說回香港足球。「呢啲屎波你都睇!」的確,若不是出於愛,就不會不管香港足壇如何千瘡百孔,不管香港足球如何不濟,都不惜付出金錢、時間和感情,更不會仍夢想著有朝一日「香港足球衝出亞洲」 ,這個很多人早已不屑一顧的口號。

事實上, 香港超級足球聯賽(Hong Kong Premier League),雖與英格蘭的超級聯賽都稱為超級聯賽,但資金和規模完全不能比較。英超一個頂級球星一個月的薪金動輒千萬港元,遠超絕大部分港超球會一年的資金。港超聯雖云職業聯賽,但一般球會一年的資金只得五、六百萬港元,三強傑志、理文和東方,也只有二、三千萬左右。不少球員月薪一萬元也不到,甚至可能只有三數千車馬費,要兼職謀生。近兩年因疫情影響,因應港府嚴厲的防疫措拖,聯賽更被逼暫停或賽事要閉門進行。今年一月爆發第五波疫情,政府封閉所有體育場地以及實施嚴格限聚令,2021-22年港超聯更因此中途取消。香港職業球員不但沒法訓練及比賽達四個月,很多可能因為聯賽沒法進行連薪金也沒有。

除此之外,這兩三年港超更不斷出現球會散班和拖欠球員薪水的醜聞,最轟動為愉園拖欠職球員薪金數個月,總數五百五十萬,還拖欠強積金供款,球員集體向勞工處求助。另外飛馬和大埔亦有拖欠薪金。然後先後有元朗、大埔、飛馬、愉園等數支球隊退出超聯,以至上季要邀請晉峰和原本不打算踢超聯的港會(因為大部分球員為在港工作的外籍人士,踢球純粹為興趣),還有足總成立的U23(23歲以下球員為主),勉強凑夠8隊參賽。來季究竟有多少隊參賽,球季幾時展開,足總到現在還未有公布。這是其他國家/地區健全的足球聯賽不會發生的事。

欠薪和散班反映一個任何熱愛港足的人都愛莫能助的現實,就是香港足球水平長期偏低,缺乏關注,投資香港足球並沒有多少榮譽可言,更不會帶來任何經濟收益(因為入場觀眾很少,缺少宣傳效力),莫說大財團不會投資球會,願意長期每季投入數百萬元,以至過千萬支持一支港超球隊的熱血老闆也買少見少。曾經投資南華和飛馬共計超過十年的商人羅傑承,最終也選擇引退,更多班主「熱血」了三數球季便意興闌珊,因為香港足壇就是千瘡百孔。以往香港足球較美好時代,講的是上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頂級聯賽一般維持十二隊,高峰期曾增至十四隊。一些傳統球會南華、愉園、以至東方,到後來的商業球會精工、寶路華都有一定的擁躉,強隊對賽入場觀眾必定過萬,過二萬。近十年已經逐步減少至僅剩八隊,強隊對賽頂多幾千觀眾。這樣的足球環境,要吸引有潛質的青少年以此為職業實在很難,亦是近年香港足球難以進步的重要原因。

很多本地球迷都清楚,足球這項全球最受歡迎的運動,最頂級的賽事都是金錢堆砌出來,離不開大型商業投資和贊助、超級富豪大灑金錢。最受歡迎的英超,一些頂級富豪球會甚至是外國資金,例如曼城由阿聯酋王室擁有,十幾年來投入超過二百億港元金錢。未轉手前的車路士老闆是俄羅斯富豪艾巴莫域治,亦曾大灑金錢,近來復甦的利物浦則由美國體育財團當老闆而有較多資金收購球員。當然這些大球會打出成績時,會有可觀(億計港元)的回報。

亞洲的足球強國,東亞的日本和韓國,球會都是依靠大企業資助,班費雖遠不及英超、西甲、德甲等豪門球會動輒一年花費十億計港元,但每年過億港元投資少不了。中國超級聯賽有富豪球會也曾有大企業(例如廣州恒大)投資過十億人民幣,龐大資金下吸引在英超、西甲也可立足的高質外援,以及國際名牌教練任教,也曾在亞洲球會頂級賽事亞冠盃取得冠軍((近年中超被限令壓縮資金,加上中國經濟下滑,甚至有球會拖欠薪金,已沒有那麼多貴價外援在中超打滾)。而西亞一些球會得到皇室、富豪或國家石油財富的贊助,也能組織實力強勁的球隊與東亞勁旅分庭抗禮。這亦反映到國家隊層面,一般而言,亞冠盃決賽的常客如沙地阿拉伯、伊朗、日本、韓國等,也是亞洲最強的幾隊國家隊。

己香港超級聯賽的資金投入和水平固然遠低於上述亞洲頂尖國家,近年也被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等超越。偏偏就在本地足壇最低迷,離棄香港足球者大可「名正言順」宣布「香港足球已死」,以及香港市面最壓抑之際,傳來了兩大喜訊:四月傑志打入亞冠盃十六強淘汰賽階段,是這項亞洲頂級球會賽事2002年改制後,首次有香港球隊晉級十六強。而另一個則是上文所講到的香港隊自1968年後再次打入亞洲盃決賽周。

平情而論,這兩個喜訊都有點「因䧘際會」。例如亞冠盃因為中國這兩年堅持病毒清零政策,嚴苛的防疫措施令中超球會只派青年隊參賽或索性退賽,讓傑志有機可乘。上屆他們兩次打敗派出青年軍的廣州富力(其實兩場都只是僅勝一比零),分組賽壓過泰國泰港排在日本大阪櫻花之後得第二,計得失球未能以最佳次名打入十六強;本屆因為上海封城,上海上港退賽,傑志再次在分組賽壓過泰國的清萊聯,跟隨日本神戶勝利船排第二,這次順利以最佳次名出線。倘若沒有疫情和嚴苛的防疫政策,中國球會以正規軍出戰,面對日本和中國兩強,傑志實難取得最佳次名出線。

話雖如此,這屆傑志在聯賽停擺,缺練兩個多月,短短五星期在泰國的集訓和友賽下,卻比上屆有突破性的演出,主要就是勇於嘗試在前場逼搶和組織攻勢。結果兩勝清萊聯,總共攻入四球,第二次對神戶也積極進取,在上下半場末段兩度落後能迅速追和,與對手打成二比二平手,取得晉級關鍵的一分,都是決心的表現。倘若傑志上下沒有打入十六強的決心和捱過五個星期艱苦的操練,也不能掌握難得的晉級機遇。難怪連外援如巴爾拿也非常熱血地對傑志的成就感到無比興奮。

這亦看到港超聯球員,無論是本地還是外援,無論是土生還是入籍,不少仍然有夢想,希望獲得亞洲足壇的認同,並為此而努力奮鬥。而近年比較成功的傑志,於2003年重返香港頂級聯賽(當時仍稱港甲)後,其老闆伍健和其他投資者,經過近二十年的投入和堅持,如今在亞洲足壇算是薄有名氣。傑志的略有所成,亦反映搞足球需要目光長遠,所謂有vision。除了長期投資,傑志還能說服馬會出錢,政府出地,建成自己專用的訓練場, 亦是香港唯一一間擁有自己訓練場地的球會,令傑志的球員可以專心訓練,不用如其他球會租用康文署轄下的球場練波,而這些球場是與一般市民共用,一節個半小時,這種打游擊式的訓練,根本是職業足球的笑話。

這幾年唯一好消息是規劃了十多年,位於將軍澳的賽馬會足球訓練中心終於落成啟用。這個由足總管理的訓練中心有六個標準足球場(其中三個為仿真草球場),可供港隊和球會專心享用,這算是香港足球設施少少的進步。如果香港政府有心推動足球運動,除了每年給足總過千萬用以出糧給職員外,協助多些願意長遠投資的球會建設專屬訓練場地更是必要(不要再說香港沒地,香港有大量閒置的土地)。因為除可以提升訓練質素,亦可提升職業球會和球員的形象。近如東南亞的球會,較具規模的不但有自己的主場,也有專屬訓練中心。香港有傑志的先例,看不出有何原因不能複製。

當然這亦要有多些有vision的班主投入足球,而這幾年在港超打入前列的理文,老闆也是有心人,期望他能堅持作長遠投資。另外晉峰在「有料」西班牙教練埃斯達維領導下,一眾年輕球員能打出較快速和漂亮的地面組織,可惜這位教訓現已約滿離開,不知球會來屆的方針如何。總之,香港足球有多一間有長遠規劃的球會,香港足球就有多一點希望。

說回足球喜訊。相信正正因為傑志的積極表現有所回報 ,令原來已希望改變香港隊踢法的挪威籍新主帥安達臣意志更堅定。他在傑志取得歷史性成績後勉勵港隊球員要如傑志般爭取表現,並批評以往香港踢法過於保守,認為香港球員也可以打逼搶及進攻足球。有看過香港於亞洲盃最後一圈外圍賽分組賽三場比賽的球迷,都會同意安達臣的改革方向正確,即使最後一場大敗給同組最強的印度零比四,但香港球員的積極表現依然獲得認同。

總結亞洲盃賽事,香港所處D組的對手並非很強,除印度排名高三十多位外,阿富汗和柬埔寨都是香港有能力應付的球隊(其他一些組別有更多難應付的強隊)。問題反而是港隊球員除來自傑志的曾於四月打過亞冠盃外,其餘都是四月中後旬才開始恢復訓練,之前已經停賽停練三個半月。而要到五月十七日往泰國集訓後,安達臣才能集合所有入選球員進行有系統的訓練。直到六月八日首戰阿富汗,期間只有四場練習賽,包括六月一日作客馬來西亞的正式國際友誼賽。

備戰時間不足以及中超中甲球會不讓旗下的香港球員接受徵召,未能以最完整陣容出征,再加上熱身賽對馬來西亞發揮不出安達臣所說的新踢法,演出凌亂而敗給對手零二比,香港的球迷對港足都不敢存厚望。然而,香港球員雖然未有百分百狀態(主要未能維持九十分鐘氣力,下半場下半段往往氣力不繼),將士用命下卻能大踢逼搶和進攻足球,對阿富汗和柬埔寨都能在上半場領先兩球,奠定勝局,這都是球員咬緊牙關適應教練新戰術的成果。

艱辛征途換來難得的成就,不少港隊球員或接受記者訪問吐心聲,或在社交媒體留下感言。字裏行間都能看出他們為這次賽事超過百分百的付出,並努力克服職球員染疫和水土不服等困境:

中場黃威接受訪問時訴說比賽當日三次肚瀉,有球員強忍肚子不舒服作賽、於半場休息時急不及待衝往如廁;

門將葉鴻輝特別鳴謝隨隊職員:
「能夠出線,除左教練團同球員外
仲有兩位物理治療師(Dennis Jimmy)
今次成個旅程有太多突如其來既野發生,
全靠佢地每一位先可以令球員專心訓練同比賽。」

來自上海的隊長黃洋的詩句:
「無需妄自菲薄
也不會沾沾自喜
疫境下
港隊捍衛了尊嚴
溫暖了人心
感謝頑強可愛的團隊
感謝不離不棄的球迷
再一次大家一起
守護住了星星之火……」;

來自大連的中場鞠盈智的感言:
「在半個世紀的夢想被不被看好的我們實現了
只有我們自己知到(道)付出了多少經歷了什麼
面對了無法想像的困境
但這一次 終歸不再是雖敗猶榮
亞洲杯決賽圈見」

後衛梁冠聰的留言:
「多謝每一位無私奉
印度事 但不能印度了
我們付出所有 甚至把性命押上永久賭注
趁 仍有香港這個地方
我為我們的名字寫進歷史名冊感到驕傲」

以上在在都反映他們對代表香港感到光榮和對香港的歸屬感。香港足球這個得來不易的成就更將職球員、球迷以至平時不關心本地足球的香港人完全串聯起來。長期捱打的香港足球總算向外界宣示有反彈的能力(當然這能力仍有待提升,要走的路仍很漫長),相信這幾年身在香港的人感受尤其深刻。

香港足球難得的成就會否吸引更多投資,更令政府和足總正視香港足球的不足而作出改善?灰記不敢估計。但從熱血球員和「死忠」球迷身上所看到那種堅持/不放棄的態度,就不會輕言「香港足球已死」,然後棄之不顧吧!

註一:

一些獨裁專制的政權特別喜愛利用足球/體育鼓動民族情緒,對內以收認同政權,對外以收宣傳「軟實力」之效,例如「著名」的1936年於德國柏林舉行奧運會,就是希特拉的「大外宣」盛會,但西方國家沒有進行扺制,繼續實行綏靖政策;1978年,阿根廷殘暴的右翼軍事政權利用阿根廷人民對足球的狂熱,舉辦世界盃決賽周企圖打造全國上下支持阿根廷的氣氛,以掩蓋政權在美國知情下對人民進行的骯髒戰爭(非法綁架、秘密審判、酷刑以至肉身消滅異己);

又例如1980年蘇聯於莫斯科舉辦奧運會以顯示蘇聯所領導的「共產陣營」能與資本主義世界平起平坐,不過因為入侵阿富汗而被美國及其少數盟國所杯葛,當時的共產中國實行「改革開放」,與蘇聯關係惡劣而採親美政策 ,也參與杯葛莫斯科奧運會,令西方不少馬列信徒大感不惑。

而當南非的非洲人國民會不再被西方標籤為恐怖組織,南非少數白人政府被視為種族隔離政權。南非被國際全面杯葛及封鎖,不能參與任何國際體育活動,直接90年代結束種族隔離統治為止。

近年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壓逼亦受到關注,一些國家在國際民間組織遊說下停止和以色列的體育交流,例如阿根廷國家足球隊取消訪問以色列。

當然,足球/體育的「政治」並非單單由政權操弄,尤其民主社會,民間利用足球/體育表達政見亦常發生:

/現在英超比賽開波前有兩隊球員單膝下跪儀式,因為要效法前美式足球員Colin Kaepernick,向種族歧視說不(幾年前Kaepernick因單膝下跪抗議美國警察專針對黑人的警暴被美式足球聯會封殺,後獲平反);

/利物浦球迷於本屆足總盃決賽開球前向英國國歌《天佑女皇》喝倒彩,以示反對英國皇室所代表根深柢固的階級社會,對工人階級為主的城鎮的漠視,以及抗議1988年希斯堡球場慘劇對利物浦球迷不實指控延續至今(後來經調查,造成嚴重傷亡的慘劇是因為負責維持秩序的警察的疏忽,而非利物浦球迷不守秩序。而警方和官員一直刻意隱瞞造成事故的原因);

/最近歐洲足球賽事經常有並非鳥克蘭人的球迷高舉烏克蘭國旗,聲援被俄羅斯侵略的烏克蘭;

/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美國兩位奪得金、銅牌的黑人跑手,以及奪得銀牌的澳洲跑手一起佩戴寫上OLYMPIC PROJECT FOR HUMAN RIGHTS 「推動奧運支持人權」的襟章,然後兩位美國選手於頒獎儀式戴上黑手套高舉拳頭。他們一起抗議美國憲法的偽善,因為除白人外,黑人(以至其他膚色的美國人)並未能享有美國憲法所賦予的人權自由。

當然,也有充滿種族和政治偏見的足球流氓以暴力宣示主張和發洩情緒,是足球/體育的陰暗面。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