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世界盃曲終人散,由第一次看到甘巴斯捧盃,與父親同年的索夫以40歲之齡捧盃,到馬勒當拿、馬圖斯、羅馬里奧、施丹、朗拿度、保方、卡斯拿斯、拿姆、麥巴比、美斯,接近半世紀,每屆世界盃都會問自己,香港何時可以打世界盃?自己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嗎?由胡國雄、山度士、李健和、范俊業、陳偉豪,到現在葉鴻輝也成家立室,不經不覺也32歲,今年盧德權教練仙遊,也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接近50年,香港與世界盃的距離越來越遠,這次可能是人生最後一次撰寫香港足球的長篇文章,人生到此,或許需要作一些調整,在絕望中尋找盼望。
近年媒體碎片化,足球內容也多元化到一個極點,舊球迷懷緬過去,新球迷抱怨老鬼成日鬧阻住後生上位。從來世代之爭在任何行業都出現,沒有對錯,有人鬧總好過水靜鵝飛。現在反而要問,可見的十年,香港能培養一批有水平的球員?1998年德國世界盃八強出局,碧根鮑華說德國足球落後法國20年,4年後禾拉在日韓世界盃領軍德國殺入決賽。可是德國由98年的沉淪,到2014年重登世界盃冠軍,也用了16年,香港要用多少年做到打入世界盃?
40年來,香港看足球、賭足球、買波衫的人沒有減少,可是在足球文化推動方面,卻越來越少。這數十年來,《尋找張子岱的故事》可能是香港足球保育最大的貢獻,也是留下來最重要的歷史。早前與耶穌居里談及張子岱,他指出英格蘭1966年世界盃冠軍國腳岩菲路,對於當年張子岱未能在英格蘭頂級聯賽立足表示難過。今天大家為葉鴻輝的成功歡呼,當年陳曉明獨具慧眼,勸他放棄學業才有今天成就。陳曉明所付出的勇氣與責任,並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年前有文章寫過,美斯如果生在香港只會平平無奇過活。香港夢想踢世界盃,最基層工作是推動足球文化,從整體大環境著手。
馬會得點解足總唔得
早前偶然看到網媒《花生足球》主持說過一句話,令人會心微笑:「啲人成日話點解日本得,香港唔得?香港賽馬很成功,點解馬會得,足總唔得?」曾經協助推廣香港波多年的居里表示:「過去香港最受歡迎運動是賽馬與足球,今天是賽馬與賽馬。今天香港波少人看,最主要原因是沒有出眾的球星,能夠令社會所有階層認識。」馮堅成之前的文章提及世界盃直播期間《毒舌大狀》廣告黃子華的堅持,我倒也想以此戲用另一角度看香港波。一年前撰寫《梅艷芳》電影談及,廖子妤與王丹妮大概沒有太多人認識,一年後的今天,兩位女星已是賀歲片的主角。香港人重新入戲院,也是因為港產片,香港波有沒有吸引力,視乎推廣以及球員是否爭氣。
過去說過無數次,香港足球要改善,首要條件是改善學界足球以及青訓。大家說日本得,看看全國大賽至今已經100年歷史,除了直播,還有選手年鑑與學校打氣團,每年決賽吸引數以萬計的球迷與家長入場。一場學界決賽,可以在旺角場甚至大球場舉行嗎?與其政府倒錢落海,津貼球場開支辦一場似樣的學界賽事,起碼令學生受惠與有目標。可是今屆聖若瑟對拔萃的比賽,自動洒水系統成為焦點。其實除此以外,還有一些討論空間。未來香港也會有VAR,此技術未引入前,球証水準必須提昇。這場學界比賽,互射十二碼期間,是否有兩隊球員走入球場內?如沒有,聖若瑟與拔萃的賽後糾紛是賽後發生,球証處理比賽尚可以。如果是射十二碼期間已走入球場內範圍,球証的執法水平就慘不忍睹。此外,康文署的電腦洒水系統固然要檢討,可是到底學體會這次比賽預訂多少場地時間。如果只卜了兩節,踢季軍戰與決賽,互射十二碼時間有否計算?這樣對待一場學界最重要賽事,香港足球絕對係應有此報!死也閉眼,心盲是絕對無得醫!馬會投入足球資源不少,但是否用得其所,卻是另一回事。
2034是口號還是目標?
數年前進軍2034世界盃成為其中一個談論點,今天再說,當然也有不少人提出一連串問題。今天香港足球環境,較當年更艱難。今屆世界盃,香港人組團看阿根廷決賽,來年亞洲盃,又會否有人組團往卡塔爾看香港踢亞洲盃決賽週?既然球員與足總也說這次是香港球員的世界盃,這50年一遇的機會,足總如何說好香港足球故事?香港球迷可以配售到多少張門票?有多少配套讓球迷好好支持香港隊,這些足球文化培養機會並不常有,519、2009東亞運錯過黃金時機,這次可能是最後機會讓香港足球翻身。
2034,香港隊加油!香港球員加油!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