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就2024歐洲國家盃次星期的三點觀察

就2024歐洲國家盃次星期的三點觀察

奇勒的怨言

蘇格蘭出局,合情合理。主教練奇勒要抱怨球證不給十二碼,也無所謂。但奇勒同時質疑為何安排南美球證執法,就奇怪了。這又跟球證是否歐洲人有何關係呢?有什麼根據說明,歐洲球證的水平必然較南美的好?如果要談南美和歐洲球證尺度的分別,很可能是南美球證更容易判罰。如果南美球證也不判十二碼,歐洲球證判罰的可能性更低吧。

出局不高興,未經心思熟慮亂說話、發洩一下甚至找藉口,可以理解。但也不能太過離譜。

而南美球證執法歐洲國家盃,歐洲球證又亮相美洲國家盃,則是兩地足協合作的結果。

海信和斯洛文尼亞

在一些東歐球隊的賽事,海信的場邊廣告牌只在上下半場快完場時出現。這當然不代表海信沒有予足夠的贊助費。原來,在這些場次,海信推廣的是Gorenje品牌。Gorenje(港譯「歌爾」)起源於二戰後的斯洛文尼亞。在南斯拉夫時代已經打開了海外市場,在歐洲部分地區是有名氣的電器品牌,現時號稱歐洲四大家電生產商之一。

南斯拉夫解體,未必純粹用民族主義就可以解釋。不同加盟共和國的經濟實力不同,也有關係(近日小弟在體嘢做的YouTube節目也有提過,連結見留言)。歌爾或許是斯洛文尼亞較其他共和國富裕、工業化程度較高的標誌之一。

社會主義時代結束後,歌爾也有在海外收購其他公司和業務。2018年,歌爾自己則被海信收購。

民族國家

多支東歐球隊(尤其是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克羅地亞)悉數出局,減少了歐洲足協為球迷的政治性或冒犯性口號和標語要祭出處分的煩惱。雖然科索沃和北馬基頓沒有打入決賽週,但也牽涉其中。

不同族群混居多年,進入理想模式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民族國家時代,造成了幾乎無法以文明、和平手段能處理的問題。

現代民族國家源於西歐,後來成為了其他地方要學習的模式。但西歐演化出來的制度,是否能在其他地區複製?日前讀到一個分析,直接質疑西方既然實是龐大帝國,能否稱得上真是民族國家?

法國國會大選在即,極右聲勢看漲,是否也要從帝國萎縮的角度去理解?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