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奧運賽後檢討:香港表現優異 結構性還是偶然性?

奧運賽後檢討:香港表現優異 結構性還是偶然性?

說到奧運,今屆香港人格外投入,其實除了香港,中國及台灣的成績都比上屆大幅進步,這有多個理由,首先在亞洲舉行,對亞洲運動員會較有利,第二是這些地區的疫情都相對較輕,運動員受到的影響較少,當歐美選手被疫青打亂訓練及部署的時候,在此消彼長下,自然較着數。但假如下屆奧運回復「正常」,香港及台灣能否保持今屆佳績,我不敢說不可能,但難度並不低。

今屆香港破了多個紀錄,拿了回歸後第一金、一屆拿多過一面獎牌、有運動員一屆拿兩面獎牌,有運動員在不同屆數拿到獎牌、在團體賽拿獎牌、在奧運主項(即游泳、田徑及體操)拿到獎牌,都是史無前例的,成績實在好得令人難以置信。但觀乎香港歷屆的得獎項目,除了乒乓球之外,其他項目都是靠一位運動員奪獎,換言之,那不是結構性的優勢,而是偶然性的優勢,某年出了一位天才運動員,便有機會爭牌了,那位天才退休後,又回復平靜,而不像美國的田徑、英國的單車或日本的柔道,是整個團隊都強大,當然,我不奢望有運動項目是屆屆都得獎的,但只希望香港能發展一項運動,是每一屆都屬列強之一,那便證明該項目根基深厚,而非靠一兩位天才運動員來爭獎。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