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巴黎奧運過後,外界關注政府對全職運動員的資助。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今日(24日)主持體育委員會會議後見記者,公布全職運動員每月的最低標準資助額由7,130元增至1萬元,下月起生效。羅強調,體院資助運動員不是「打工仔」,「佢哋付出嘅努力同汗水唔係可以單單用金錢測度」,盼坊間修正「體院資助等同運動員薪酬」的想法,並重申體院對運動員有全面支援,包括食宿、醫療和訓練等。
4月1日起,所有精英運動員(包括殘疾運動員)直接資助額將上調8.3%,而對上一次調整是在2022年。羅指體院考慮了消費物價升幅、市場趨緩、體育人才需求等因素作出調整,委員一致認為合適。
羅亦公布精英運動項目的新安排,其中桌球和網球將在未來兩年維持A級項目,殘疾人保齡球維持B級。另外,8個成績理想的項目將由今年4月起升級,包括高爾夫球升至A級,獨木舟及殘疾人游泳升至B級等。
現時當局對A級精英項目的要求,包括在過往四屆及未來兩屆賽事中,最少3次成為奧運或亞運競賽項目。羅淑佩指,某些體育項目要符合上述準則會有困難,故調整資助制度後,桌球和網球可繼續成為A級項目。她又稱,要達標確實「唔係太容易」,但當局想向運動員提供彈性之餘,亦給予「努力的目標」,將來絕對有可能修訂調整相關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