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港足周二出戰亞洲盃外圍賽第三圈賽事,《獨媒》繼去年卡塔爾亞洲盃,再次跟隨港隊到外地遠征。無論世界怎麼變,最難忘的還是港隊球迷的打氣聲。一眾體育記者行家們有一個說法,笑言大家都曾經渴望成為運動員,最後因為個人成長、自身不足或因緣際會,而未能成為運動員,只能透過採訪報道香港隊、香港運動員的比賽,及所付出的努力,以另一個方式代表香港,將屬於香港的故事記錄下來。
外界近年總愛將新加坡跟香港比較,《獨媒》記者亦嘗試從新加坡體育城主場館,即新加坡國家體育場,到體育城內的博物館、球衣供應,尋找該國與足球相關的「配套」。
一年多前,還記得陳肇鈞在亞洲盃分組賽攻入阿聯酋大門,入球激動人心。一年過去,從安達臣到韋斯活,港隊主教練、戰術部署都已大不同,足球世界同樣變幻才是永恆。
無論世界怎麼變,不變的是香港球迷的激昂從沒改變。在新加坡國家體育場內,記者在球場的傳媒席見證著,港隊球迷熾熱的打氣聲一直響遍整個球場,一句「香港隊勁揪」,比所有口號都要來得深刻及震撼。
除此之外,兩地球迷在比賽前夕進行了一場「國際球迷友誼賽」,賽事更在新加坡足球勝地,曾舉行國際頂級賽事的惹蘭勿剎體育場舉行,還意外地發現了「新加坡豪哥」。
今次賽事搞手之一、球迷吳卓恆對記者表示,隨著港隊球迷群體擴大,參與遠征、友誼賽的人數已較數年前有所增加,球迷同樣希望能代表港隊,但因為球技不及職業足球員,只能用一個身份代表香港。
一眾體育記者行家們同樣有一個說法,笑言大家都曾經渴望成為運動員,最後因為個人成長、自身不足或因緣際會,而未能成為運動員,只能透過採訪報道香港隊、香港運動員的比賽,及所付出的努力,以另一個方式代表香港,將屬於香港的故事記錄下來。記者,都在以另一個方式代表香港。
每次香港隊、香港運動員到外地作賽,無論去到幾遠,最後我們還是回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