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鐵路過境車程訂價存有分流考慮 現階段下調羅湖/落馬洲票價 並非最合適時機

鐵路過境車程訂價存有分流考慮 現階段下調羅湖/落馬洲票價 並非最合適時機

自香港疫後恢復通關以嚟,有意見希望鐵路公司下調東鐵羅湖及落馬洲站票價。然而本站早前曾經提過,根據「票價調整機制」對個別及整體票價調整幅度嘅設定,若鐵路公司為羅湖及落馬洲站車程減價,則需要為本地車程大幅加價。另一方面,東鐵過境段訂價除咗市場因素呢個考慮外,更有「價格分流」作用。復活節長假期首日,唔少市民都選擇經邊境口岸前往深圳。載客量最高、收費最貴嘅東鐵過境段人流絡繹不絕,鐵路公司甚至罕有呼籲乘客考慮改用其他口岸出境。倘若東鐵過境段車費再下調,無疑會有更多乘客選用鐵路過境,長假期東鐵列車滿載、車站排隊嘅「盛況」,相信會更嚴峻,此亦非大眾所樂見。

現時來往香港與大陸嘅邊境交通,提供「點對點」服務有高鐵及直通巴士,而價格相宜嘅公共交通則為東鐵及專營巴士嘅B線。經濟學上有「時值」 (Value of Time)嘅概念,簡而言之即係「用錢買時間」。就來往香港及深圳而言,除非目的地毗鄰高鐵或直通巴士車站,否則兩者嘅時間優勢並不明顯,鐵路及B線屬相宜選擇。

東鐵嘅優勢在於方便、直接,行程時間相對穩定。由羅湖或落馬洲站經東鐵出發,一站直達北區新市鎮嘅其中一個中心點(即係上水站),約35-40分鐘到達九龍(九龍塘站),約50分鐘直達港島(金鐘站)。東鐵過海段通車後,貫穿港島北、九龍中、新界東及邊境,因轉乘次數減少、行程時間縮短,吸引力比過往更高。

但特別值得一提,對來往新界西北(屯門、元朗、天水圍)及深圳邊境嘅乘客而言,區內已有B線巴士路線前往深圳灣、落馬洲支線及香園圍口岸。由新界西北搭巴士轉乘東鐵再前往羅湖或落馬洲站,鐵路行程迂迴且較貴,時間及車資成本高,對乘客吸引力極低。

價格水平明顯差異,能夠達到「價格分流」之效。撇開從新界西北出發嘅乘客不談(因為巴士具備鐵路無法匹敵嘅地利),鐵路具備嘅時間優勢,從票價釐定水平可見一斑;而精打細算、對價格敏感,或巴士站位比較方便嘅乘客,則選擇選搭巴士來往深圳邊境。

然而,由羅湖及落馬洲站迫爆所見,即使選乘鐵路票價較巴士昂貴,仍然有唔少捧場客。乘客數量之多,即使鐵路載客量遠較巴士為多,但口岸處理出境旅客能力畢竟有限,使離境乘客倒灌羅湖及落馬洲站離境大堂。鐵路公司罕有地呼籲乘客考慮轉用其他口岸,以及減少前往羅湖及落馬洲站班次,以減少經該兩站離境嘅人數。

倘若下調羅湖及落馬洲站車資,鐵路及B線巴士票價差距縮少的話,基於上述提及嘅市場優勢,相信選乘鐵路嘅乘客會更多。長假期東鐵滿載、排隊嘅「盛況」,口岸處理出入境人流嘅壓力,相信會更嚴峻。對鐵路過境乘客而言,多咗人經羅湖及落馬洲站出境預咗要等耐啲。但對來往新界東及市區乘客而言,明明唔係過境但都要迫埋一份,此並非對廣大乘客最理想嘅體驗,甚至影響形象。

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一份子,於「融合國家發展大局」下,與深圳等地往來更為頻繁屬大勢所趨。近年多咗意見希望下調東鐵過境段車費水平,促進往來同時減低乘客車費負擔其實唔難理解。然而,現時僅得羅湖及落馬洲支線兩個鐵路口岸。現階段若打算調低東鐵過境段車資以促進港深往來,只會徒增羅湖及落馬洲支線所承受嘅跨境人流。政府正規劃多個連接邊境口岸嘅新鐵路項目,包括前往深圳灣嘅港深西部鐵路、直達皇崗口岸嘅北環線支線、途經文錦渡嘅北環線東延線,及連接香園圍嘅新界東北線。故此,羅湖及落馬洲站車費水平現階段應維持現有水平,以達致價格分流之效。下調羅湖及落馬洲站車費並非完全不可,但應留待新鐵路項目連接其他口岸後再作通盤考慮。

延伸閱讀:
過境票價若要減 本地車程勢加價 由交叉補貼到成為「歷史因素」 唔同時期如何理解過境票價?(2023年6月21日)
立法會九題:港鐵東鐵綫過境車程的收費(2023年6月21日)
2007年5月25日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紀要(立法會CB(1)2021/06-07號文件)
九鐵羅湖過境鐵路服務票價(1997年11月12日)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