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沙田區巴士兩年減班逾百次 市民難期望加價後服務改善

沙田區巴士兩年減班逾百次 市民難期望加價後服務改善

【獨媒報導】五間專營巴士公司由6月18日起加價3.9-7%,巴士公司增加財政資源,不少市民卻並無期望服務會相應改善。市民負面期望源於現有服務持續倒退,巴士班次連年削減。單計沙田區 (按區議會分區),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全區減班多達110次,平均6至7日一次,當中大量路線全日大幅削減班次;反觀加班僅30次,多為繁忙增加一至兩班特別班。減班浪潮由疫情期間,一直持續至現時,疫情紓緩後不但未有回復原有服務水平,反而減班不斷,居民對此失望至極。

屯馬綫全綫通車及東鐵綫延伸過海,固然對於沙田居民往返市區的交通習慣甚具影響,但是巴士班次削減之多,絕非單以鐵路通車一理據所能全然支持。110次削減中,區內線佔逾1/4,乘客主要往返沙田區內各社區及設施,如學校、社區中心及街市等,遠離鐵路的居民亦以之接駁各鐵路站。位處山上的新田圍邨,居民出入只能依賴巴士,往返沙田市中心的282及大圍站的281等主要接駁路線卻同樣被削減班次。事實上,減班浪潮席卷全區,無論是鄰近或遠離鐵路的社區,服務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倒退,嚴重影響居民。

6.7 reduction

從網絡而言,九巴近年廣泛地將中途站改稱「轉車站」,然而途經路線不斷減班之餘,車站名稱「水蛇春咁長」兼引起混亂,轉乘優惠卻不全面。舊有行之有效的轉車站,如城門隧道轉車站,因其完整的轉乘計劃及途經路線之頻密班次而廣受好評。即使屯馬綫全線通車後連繫沙田及新界西,但前往葵芳葵興需於美孚轉乘,此類車程未有因為新鐵路通車而縮短。因此城隧線原先仍以收費及班次優勢吸引大批乘客選乘,繁忙時間依舊爆滿。然而城隧主幹路線如46X卻被連番削減班次,時有出現客滿飛站,甚至晚上9時仍企滿乘客。若以載客率低為由為此辯解,必然不能令乘客信服。由新界東不少地區往返葵芳,均以城隧轉乘46X為主要選擇,此線減班無疑削弱了城隧轉車站整體的吸引力。其他轉車站亦出現類似情況,可謂自毁長城。

總括而言,長久以來全港大規模削減服務,終令市民對整體巴士服務的質素信心盡失,自然難以對加價後的服務質素會有所改善抱有希望。在持續削減服務以外,專營巴士公司應慎重規劃未來經營方針,而非無限期地消極營運,減班成癮。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