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運輸署每年度的巴士路線計劃,有沒有考慮殘疾人士的聲音?自強協會周二(8月1日)發佈「南區殘疾人士面對巴士路線重組」的意見調查報告,指區內巴士路線重組令輪椅使用者大受影響,亦從未獲諮詢。
本年度的南區巴士路線計劃,運輸署擬取消及調整了至少17條班巴士路線。主要服務因工傷導致嚴重肢體傷殘人士的團體自強協會,在2023年7月12日至7月26日進行調查, 41名輪椅人士就計劃的評分只有3.5分(最高為10分),81%憂路線重組後等候巴士時間增加,或輪椅位置被佔用。
本年南區巴士路線第38號線(置富花園至北角碼頭)及第42號線(華富南至北角碼頭),在非繁忙時間合併。自強協會表示曾實地考察,發現兩線合併後多個班次客滿,認為輪椅人士有極大影響。至於本年度的巴士路線計劃,涉及多條途經瑪麗醫院的巴士路線,包括第4號線(黃竹坑至中環)及第7號線(石排灣至中環碼頭)等,自強協會認為影響輪椅人士出行。
南區輪椅使用者林先生表示,港鐵南港島線沒有涵蓋整個南區,而且乘搭港鐵時亦需要職員放置活動槢板上落,所需時間更長。至於無障礙的士則收費高昂,預約費用達120元,稱「依家寧願唔出去」。
輪椅使用者表示「冇人諮詢過我哋意見」
調查結果亦顯示,百分百受訪會員稱未獲諮詢,認為決策未有考慮殘疾人士的需求。實習社工蘇同學認為政府「好唔尊重輪椅人士」,林先生亦則指「我唔明白佢用咩數據同理據去安排重組」。
政府目前正高調打擊濫用兩蚊乘車優惠,並呼籲勿「長車短搭」,林先生指「雖然唔捉我哋但我哋都會驚,廢事同佢哋嘈,寧願用多啲時間等車都唔長車短搭。」
自強協會向運輸署遞信,盼政府和巴士公司日後制定計劃前應向區議會、地區團體及各持分者包括輪椅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