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2022年公共空間大事回顧

2022年公共空間大事回顧

2022年剛剛過去,香港人經歷了大上大落的疫情變化,在不同的公共空間亦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事。以下,就讓我們回顧上一年經歷的十件公共空間大事:

第十位:東鐵退役列車組件化身為避雨亭 被指無諮詢

10
圖片來源:民政事務署Facebook專頁

關注香港列車組織「大埔交通 Transport in Tai Po」在其Facebook專頁指,發現位於大埔林村河畔的避雨蔭棚被裝上12卡車「烏蠅頭」的車廂組件,包括一對車門和數張不鏽鋼座椅。當中車門被裝嵌於背面、仿製的列車車廂牆壁之中,車門上方則設有「下一站:林村河」的牌子,而「車窗」則貼上照片模擬望向香港鐵路博物館及東昌街康體大樓。而民政事務總署指項目屬於地區小型工程計劃下的項目,工程費大約90萬港元。

不過有關注組織形容,此舉與他們想像中的「鐵路保育」相距甚遠,要求政府交代一個完整保育方案,例如港鐵公司與政府應該着手研究更多展示退役交通工具的模式,並籌建交通博物館以收納退役交通工具與文物。

與此同時,大埔區議會主席毛家俊指民政事務總署並未有就有關的工程事前諮詢區議會,而署方亦沒有邀請他出席揭幕儀式,自己只能透過媒體才知悉事件。事件反映目前的區議會聲音不受政府重視。

第九位:大圍河道花園 未開放已結束

無標題

2019年的《施政報告》政府提倡將香港打造「河畔城市」,希望藉此加強公眾與河道的連繫,當中大圍明渠被選為其中一個河道活化地點。在渠務署準備為大圍渠展開河道活化工程前,原定於2022年1月3日至2月底設立「大圍河道花園」,透過設置休閒座位、3D地畫及綠化隧道,希望讓居民能夠享用該片空間。署方更設置了「水位上升預報系統」,若河道上位上升時,便會發出警號燈及廣播發出預警,呼籲在場人士盡快離開。不過花園未開放,已經被地區人士批評設施浪費和擔憂河道氾濫造成意外風險。即使居民十分期待,但最終河道花園未有對外開放便結束,遊人只能站在公園外圍觀賞,無緣入場體驗,而設施亦被拆走,引起網民批評是「倒錢落河」。渠務署指是因疫情嚴重而無法按照原定計劃而對外開放。

經過這次事件,反映政府需就明渠空間的設計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同時亦需要一個按步就班的過程和社區共同想像河道河間的可能性,理解社區人士的想法及憂慮,而不是一下子開放河道作為試驗。而大圍這個社區本身缺乏休憩空間下,活化明渠也需要按照該區的因素進行特定的規劃和設計。

第八位:建築署舉行名為「空間大可能!公共空間設計可能」的大型項目,邀逾百市民街頭投票表達願景

8
活動包括街頭投票讓公眾表達對公共空間的想法和願景(圖片來源:政府新聞網)

建築署於2021年到2022年期間舉行名為「空間大可能!公共空間設計可能」的大型項目,活動包括實地考察、文獻探討、工作坊和大型研討會,主要聚焦探討六種公共空間的設計,包括休憩處、公園、遊樂場、海濱長廊等。

一系列的工作坊吸引不同界別的人士參與,參加者在本地及國際專家的引導下,模擬參與公共空間項目的構思、設計、採購、使用,以至後期跟進,以認識建設公共空間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建築署總工程策劃經理鄞俊旭表示項目團隊正為香港度身訂造一套專為更新及建造未來公共空間的設計工具,包括「空間大可能!設計思維工具包」及「空間大可能!設計指南」,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的公共空間提供設計方向,完成後將會上載到建築署網站,讓公眾免費下載。

第七位:紅花嶺530公頃2024年劃郊野公園 蓮麻坑礦洞擬改建博物館

7
蓮麻坑礦場(圖片來源:獨立媒體)

紅花嶺作為連接港深兩地之間的生態走廊,具豐富生物多樣性,並可發揮生態保育、旅遊的角色。在去年《施政報告》中,前任行政長官繼2017年後再次提出設立的紅花嶺郊野公園。

漁護署於去年11月舉行的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會議中公布最新的未定案地圖,擬議的郊野公園佔地530公頃,比2019年多30公頃,預計可將在2024年完成法定過程。署方亦擬將蓮麻坑礦場改建成開放式博物館,介紹當地生態特色及礦業歷史,並已委托土木工程拓展署進行活化工程,届時將會設置展示牌、隧道、安全設施等。

第六位:環諮會未就粉嶺高球場建公屋達共識,有意見倡建香港「中央公園」

DSC_5511

香港環境諮詢委員會於去年8月開會討論「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局部發展技術研究既可行性研究」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該報告建議粉嶺高爾夫球場內9公頃用地用作房屋用途,其餘原訂的21公頃則作保育用途,作為公園。

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於《明報》撰文指近年政府大量收回新界土地作住宅用途,預計隨後5年收回500公頃,故此不必用粉嶺高爾夫球場興建公屋。

他鼓勵讀者想像高爾夫球場開放給公眾使用,可擔當如紐約、倫敦的「中央公園」般以供遊憩用途:「到時大家可以公餘一家人到來散步、野餐、觀賞花草或雀鳥,或什麼都不做,卧看藍天白雲,讓時間溜過,輕輕鬆鬆過一天,是不是想一下都開心?」

第五位:中環新海濱3號用地擬議發展景觀走廊等的公眾休憩空間

5
圖片來源:Lead8網站

在雙信封制下,恒地於2022年成功以508億獲批中環新海濱3號商業用地(内地段第9088號)。下半年並向城規會提交擬議發展申請,將中環碼頭一帶的空間重新設計,打造成全新的綜合發展區,整個項目預計2031年落成。此項目為近年港島最大的發展項目,當中牽涉到中環大量的海濱用地及現有的公共設施,其海濱長廊及公眾休憩空間的設計備受關注。在恆地及其建築設計師Lead8提交的方案以「橋」為設計概念,將多條商廈通往碼頭的天橋改為公眾休憩平台。本會期望當這些空間落成後,無論上班一族,或是一家大小都能夠享受其中,而一些文化創意活動亦有機會在此空間發生。

第四位:警方加強驅趕街頭表演

4 (1)
圖片來源:圖為MC張天賦在2022年10月8日街上busking, Youtube截圖

9月28日晚,3名年輕男子旺角銀行中心對開街頭表演。至9時許,4名警員到場並驅趕33 in人,當中一名警員態度惡劣,大聲呼喝3名年青人,又指責其中一位年青人講粗口。

雙方口角期間,一名警員突然退後並疑似欲從腰間拔出裝備,並警告表演者不要走近警員。數分鐘後,大約4至5名警員到場增援。期間有警員不時呼大聲呼喝涉事3名年青人,事件約擾攘15分鐘後,警員收隊離開。

到去年11月,網上有人分享圖片,顯示尖沙咀天星碼頭外面的行人通道天花增設警方訂立的紙張告示,指出「請勿在此公眾地方玩奏樂器,否則會被檢控。」而另一張通告指上月已經有3名男女因玩奏樂器成功被檢控,並被法庭定罪和罰款。有尖沙咀碼頭表演達7年的街頭音樂表演者接受有線新聞訪問時表示,警方近期嚴格加強在附近一帶檢控沒有持「玩奏樂器許可證」的人士,並引用《簡易程序治罪條例》第4(15),無合法權限或解釋在公眾街道或道路上奏玩樂器屬違法,並可檢控。報道同時透露近年批出玩奏樂器的許可證大減,由2018年76宗大幅減少至2021年的6宗。街頭音樂表演者希望政府容許提供地方讓他們玩音樂,擔心街頭音樂很快在香港消失。事件亦引起出道前曾經是busker的MC張天賦表示大感無奈。

第三位:關草聯和中文大學建築系合作,將水渠道閒置土地變身成公共空間

3 (2)

太子水渠道公園旁前油站空地荒廢逾10年,多年來未有其他用途。關注草根生活聯盟(關草聯)於去年透過短期租約政府用地計劃以租約形式使用該處用地。關草聯連同中大建築團隊、非牟利諮詢協作平台「非常協作」以及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關學聯)合作,於空地放置可移動的枱櫈、沙灘椅等,將該處打造成色彩繽紛的空間,並且觀察街坊與空間將如何互動。

空地已於去年5月3日正式開放,有關空地長遠將設立照顧者支援中心,並提供室內及室外空間予不同巿民使用。

第二位:俄羅斯藝術家屯公塗鴉「光環貓」迅速被白油覆蓋

2 (2)

俄羅斯藝術家Vladimir 11月於汀九近屯門公路一處山坡上橋墩創作「光環貓」塗鴉作品。 他更細心沿途畫上「貓步」以指名參觀路線,結果吸引大批市民蜂擁而至「打卡」合照。不過其後有網民於12月5日發現工人為作品塗上白油將其覆蓋。有專程前來欣賞市民大感可惜。

負責管理橋墩的大欖隧道公司表示,有關橋墩屬於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有限公司的財物,並由該公司所管理。然而,前往該橋墩的路段崎嶇不平,因此為顧及公眾安全,大欖隧道公司決定於12月5日早上派出工作人員到上址覆蓋有關塗鴉。

第一位:香港第一條行車單車行人三用跨灣連接路啟用

無標題

全長1.8公里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於2022年12月11日正式通車,主要連接日出康城,調景嶺及將軍澳藍田隧道入口。連接路不單為香港第一條三用跨灣連接路,設有行車路,單車徑及行人路,更提供多個觀景台供市民欣賞海灣風景。

跨灣連接路的通車以及近年鄰近多個物業先後落成,帶動了將軍澳海濱的發展。海旁的公共空間及設施不斷增加,如行人扶手,休憩處,康體設施及單車泊位等,成為假日市民休閒好去處。長遠而言,政府可定期舉辦設計比賽,邀請公眾參與,為將軍澳海濱注入新元素。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