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正在草擬《未來交通運輸策略》。街道變革現發表立場書,向政府提出99項具體建議,為制定交通運輸策略及未來本港的運輸規劃提供意見。
從過去、現在和未來,反映過去香港的運輸規劃如何塑造香港的街道形態;為現在的城市帶來甚麼問題;未來又如何從規劃專業知識中提取有用的元素解決問題及為未來的香港締造更以人為本的街道。
香港運輸規劃背景及挑戰
香港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面臨龐大的交通需求。約90%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領先全球大部分地區。其高度緊湊的城市形態塑造了高效的運輸系統。
然而「居職分離」帶來的龐大出行需求,以致土地和空間規劃仍然是一個主要挑戰。為應對未來變化及新發展地區的出行需求,我們需要更有效地規劃運輸系統和管理出行需求。
私家車近年增幅亦值得關注。私家車佔用道路空間多但載客量少,路面使用效率甚低。在香港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有必要在不同出行模式之間實現有效的空間和資源分配管理,以紓緩交通擠塞等問題。而為應對氣候危機,我們更有需要推動更低碳及可持續的交通選項。當中以改善公共交通服務,並使其繼續成為市民首選的出行模式尤其重要。
運輸系統不僅牽涉車輛、道路和基建,更關乎公共健康、城市宜居性和社會公平性等議題。我們需要改變以汽車為本的道路規劃思維,在決策中優先考慮可持續的交通方式,以鼓勵市民步行、使用單車和公共交通,並創造以人為本的城市環境,為未來挑戰作好準備。
未來運輸願景及策略
香港未來的運輸系統需要更高效、可持續、安全和具抗禦力。這是因為運輸及出行對社會經濟發展以至市民的日常生活都攸關重要。下列乃街道變革就未來交通運輸策略提出的四項策略方向,以改善實現上述未來運輸系統的四個策略願景:
1. 建立「出行模式優次框架」:明確指定對各種交通模式的考慮優次,以引導資源分配和推動效益更大和社會成本更低的出行方式。建議旨在進一步管理車輛使用需求,理順泊車及路旁使用,並使商用車輛運作更為高效,改善整體道路網絡運作同時締造世界一流的公共交通系統,透過改進整體出行體驗,檢視營運模式及與交通模式的協調,使其成為市民的出行首選。當中包括推行公共交通優先的路面設計,改善乘客體驗和服務可靠度。
2. 達致道路零死亡重傷:以道路零死亡重傷作為目標,並相應訂立削減道路死亡或重傷數字的實際中長期目標及行動計劃;並以「系統性安全」思維確立道路安全政策,充份考慮到人身的脆弱性和道路使用者犯錯的可能性,由道路及過路處設計、車速限制、車輛標準、執法、以至規劃過程等入手,務求盡可能降低車禍嚴重程度,以防止致命和嚴重的傷害。當中以推行消除貨車盲點的「中重型車輛視線標準」和調低街道的車速限制至為關鍵。
3. 創造以人為本的街道空間:街道作為城市唯一連貫的公共空間網絡,其地方功能對安全、健康,以至社區的宜居性及地方經濟有莫大關係。當局必須讓街道規劃和設計變得以人為本,重視街道的人性化和愜意,改變過於車輛導向的設計,以提高城市的宜居度,特別關注長者的需求。這代表改變過往只著眼於整體運輸網絡效率的態度,重新正視街道對社區環境的重要性,並且進行多方面改革,優先考慮步行和公共空間營造的需要。
4. 整全單車友善政策:單車作為活躍出行一部分,既快捷又健康環保,有潛質成為大眾日常的中短途出行交通工具。香港應確立完善的單車友善政策,推進城市單車網絡發展。建議包括擴建九龍和港島現時有限的單車網絡及實現獅子山隧道的單車和行人隧道項目,為長遠活躍出行發展創造條件。政府需廣泛收集單車使用數據,並建立數據模型估算未來的單車出行需求。同時,改進單車網絡的質素、安全性和連接性,並改良路口設計以容許使用者騎車過路,並提供更多單車泊位。這些舉措旨在讓單車出行更方便、舒適和安全,增進城市的可持續性。
落實願景
為實現香港未來交通運輸的願景,街道變革認為體制內外須進行一系列改變,以建立相應的能力和制度,應對運輸系統未來的挑戰。
1. 確立完善的運輸規劃體制,以從策略願景出發,以決策主導模式引導運輸規劃,當中包括確立分層的規劃體制,更新現有規劃標準及指引,以循證實踐方式作規劃決策,建立行動綱領、監察、評估及公眾參與機制等。
2. 確立體制能力及資源實現願景,促進建設城市環境的專業人士間的相互合作及交流,以推動以人為本的運輸規劃實踐;確立資金收入來源以永續人本的運輸規劃項目;確立制度以相應地支持、調節和採納新興的交通模式,以及更好地利用數據協助規劃。
3. 落實以人為本的運輸規劃,以設計減少交通違規行為;推動公眾參與,尤其聆聽弱勢社群的需要;並由政治魄力推動革新。
作為本港主力推動人本運輸規劃和街道設計的創新共同體,街道變革持續連結公眾及持份者、借鑑海外經驗和進行在地研究,期望與各界持份者合作促進人本交通的未來。此立場書附有對各項策略的深入解說和具體實踐建議,旨在集思廣益、就本港邁向以人為本的運輸系統出一分力。
有關上述四大策略及落實願景的具體建議,請查看立場書全文:
中文版:https://bit.ly/3SDgwrQ (Google Drive)
English version:https://bit.ly/3smNW3g (Google Drive)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