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多年塞車問題初現曙光?探討增建廣福行車橋的成效

多年塞車問題初現曙光?探討增建廣福行車橋的成效

文: Nelson、CHL 攝:比比

(埔報報導)大埔的交通擠塞問題一直為人詬病,尤其寶郷橋在繁忙時段,不時出現長長車龍等候進入大埔墟。當中,擬建的廣福行車橋方案十多年前已由當時大埔區議員提出,希望藉此疏導寶鄉橋的車輛,減輕有關路段擠塞問題。去年三月,上屆大埔區議員與時任立法會議員舉行閉門會議,曾要求加快在廣福行人橋建行車橋,現時有關工程仍處於研究階段,現屆區議員將繼續跟進有關工程。

究竟廣福行車橋能否為相關路段解決交通擠塞問題?哪個方案才最符合成本效益?今期《埔 報》訪問了各位區議員,並進行研究,為大埔人深入探討相關問題。

新方案與舊方案

路政署於 2019年第 季初步制定技術上可行的方案,即本文的「舊方案」(見圖一 ) ; 2020年6月,有大埔區議員於會見運輸署與路政署的閉門會議中,提出本文的「新方案」(見圖二)。舊方案的選址位於廣福橋以西,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對面,橫跨林村河以連接寶雅路及北盛街。整條行車橋約長六十五米,距離水面約 五至六米。為配合行車橋的高度,連接橋樑的寶雅路及北盛街的路段亦需進行工程提升至路面約兩米及興建護土牆。工程預計需時五至六年,造價亦以十億元起。

未命名333

新方案的選址位於太和橋以西,太和邨翠和樓垃圾站對外位置,連接寶雅路與漢家路。新方案行車橋約長三十五米,初步預計造價會較低, 工程需時亦相對較短。

未命名222

建橋與清空路面之間的優次

「解決大埔交通擠塞,未必須要跨橋建造。」大埔區議會副主席劉勇威指出,大埔墟塞車的主因是由寶鄉街違泊、上下貨的貨車、的士站停泊期間等候乘客所造成,導致寶鄉橋的車輛不能暢通轉入至廣福道或進入寶鄉街,即使興建新的廣福行車橋也未必能有效疏導區內 交通。因此,政府需要先考慮其他不用興建廣福行車橋的方案,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大埔墟交通擠塞問題。

「有橋是否等於好?建橋是否真的能夠方便市民?一點點車輛,哪怕只是一架,都算是疏導到吧!但是否真的有迫切性?」劉勇威反問,當解決了以上問題,大埔墟交通擠塞問題得以舒緩,那大眾便要反思建橋的必要性, 他認為政府未來應提出更多數據,做些可行性研究,包括交通模型模擬車流數據,預計車輛流量,再制訂更有效的政策。

另一位大埔區議員任啟邦則問,「是否一定要清了條路才可以做這條橋?」他指出,新舊方案都需興建多年(舊方案預計施工時間為六年),這年間清空大埔墟內擠塞的路段是沒有可能。他認為,增建多一條行車橋將會對疏導交通有幫助,首先是減少寶鄉橋流量,當部分原本行經寶鄉橋的私家車改行廣福行車橋,那行經寶鄉橋的巴士及小巴便可更順暢地過橋,不需「頂死」寶鄉橋及太和路交界十字路口。

P05
大埔區議員任啟邦

其他可行措施

然而,當大埔墟寶鄉街路面依舊擠塞,那車輛行經擬建的廣福行車橋時,進入大埔墟似乎仍得面對擠塞。任啟邦表示應多管齊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建設路段、警方執法抄牌、興建車場,三方面都要做」例如仿傚台灣「向下發展」興建地庫停車場;同時,警方須嚴厲執法抄牌,可以參考市區拖車清理違泊車輛。他認為警方要積極打擊違泊及增加泊位,擬建的廣福行車襦才能更有效疏導交通,「但是否—定要如黃賭毒,先清除(違泊車輛)才發展社會設施?這個我們要想。」

劉勇威同樣提出類似措施,除了警方加強執法及增加停車場泊位,也建議政府應硏究開闢貨車在市集區上下貨位置,以騰空原本擠塞的寶郷街,讓車輛更加暢順進出大埔墟。他直斥看不到政府過往有魄力處理及提出這些措施以解決大埔墟的交通擠塞問題,並認為政府需要先考慮各種建橋以外的方案,於增建廣福行車橋及上述措施之間,「肯定不是先起橋。」

P04
大埔區議會副主席劉勇威

現時大埔墟交通情況

P02

根據大埔區議會2011年委託中大的研究報告顯示,興建廣幅行車檣可減輕寶郷橋的負荷,疏導大埔墟區內的交通擠塞。

P03

舊方案影響周邊環境 新方案牽涉土地業權

根據運輸署於今年9月 4 日的交通運輸委員會(交運會)上提交大埔區議會的文件顯示,舊方案的選址附近有學校、油站、單車徑等,六年的丁程將對鄰近的太和居民帶來影響。由於需要配合行車橋進行路面提升工程及興建護土牆,—旦工程展開,鄰近的黃福鑾紀念學校將有多年受到工 程噪音及灰塵影響;河邊的華車徑及行人路亦會被切斷,部分受影響的單車徑將永久封閉。

太和區議員陳蔚嘉對橋躉造成水阻問題表示擔憂,她認為若果遇上如2018年山竹般的強烈颱風,水位將會上漲,嚴重惰況下可能導致河水湧入邨內,引發區內水浸: 「襦長六十米左右, 行車橋更需提高兩至三米,橋的兩端也要傾斜。 強烈颱風時,雨水有機會會Z形衝了向對面的學校。」

相較原方案的選址,新方案的位置接近太和邨麗和樓及錦山路的村屋,鄰毗居民將受到工程的影響,而麗和樓籃球場旁垃圾站屬私人土地,亦涉及收地及重置搬遷問題。在9月 4 日的交運會上,寶雅區議員周炫瑋透露,曾就新方案影響垃圾站—事諮詢太和邨業主立案法團,法團對此事的態度頗為負面,他提問: 「若法團不同意搬遷該垃圾站,那是否建橋新方案難以實行?」事實上,多位議員於會議上批評署方交出提案時,沒 有諮詢受影響的持份者,若方案遇上他們強烈反對,行車橋能否落成將充滿變數。

新方案便利錦山居民

新方案與舊方案不同,前者位於錦山與漢家路,來往錦山與太和的車輛無需途經大埔墟,直接通過擬連的行車橋到達太和寶雅路,預計會方 便了錦山村等鄰近居民過林村河時,進入太和並北行駛入北區。

林名溢對新方案的成效相對樂觀。他表示舊方案的選址與寶鄉橋兩端的連接點過於靠近,側重於大埔中心與大埔墟的車流,而新方案則偏重於將大埔墟內的車輛盡早分散至市區外,從而逹到琉導區內交通的效果,而且新方案選址一帶目前的擠塞情況是遠比原方案的輕微,故—般而言分流效果較穩定。

劉勇威也持有類似看法,他指出大埔經林村河的橋包括南運路、完善路、寶鄉橋,三段路彼此之間也有—定距離,惟寶鄉橋及新方案擬建的廣福行車檣距離較近,車輛司機如行經寶鄉橋見 不擠塞,已先轉入了寶鄉橋,不用特地多駛幾百米,到未知有無擠塞的廣福行車橋。

根據9月4日的交運會文件,政府未來就行車檣工程的工作,包括進行土地勘測、初步設計、諮詢區議會及相關持份者等,本報會持績跟進有 關清況。

*本報曾邀請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大埔區議員林奕權、上屆大埔區議會主席董碧嬌、大埔鄉事委員會首副主席陳笑權受訪,惟截稿前未有回覆。

photo6296351253856365069錦山附近的居民或可從新方案選址「過河」。

街坊點睇?

波仔:「其實揀路我多數考盧有多少組交通燈,如果行經廣福行車橋,再經過北盛街,進入廣福道,路程有多組交通燈,等候多時對駕駛者而言並不划算,除非去三多食雞髀或去生活書院啦。」

大埔墟居民岑先生:「未聽過會起橋,塞車問題必須要處理,不過要咁貴嘅不如搞吓交通燈時間或者巴士路線啦。」

大埔墟居民阮先生:「睇區議員facebook知道,多條橋總有用,有好過冇,但未必能根治問題。」

P06林村河畔是不少大埔居民做運動或散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