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聽后發落】后海灣非原居民亦將有波及危機?

【聽后發落】后海灣非原居民亦將有波及危機?

在北部都會區規劃下,以養蠔業聞名的流浮山一帶已被改名為「數碼新海岸」,另一座數碼港將會屹立昔日蠔田旁,在這個於地區歷史完全不匹配的規劃下,流浮山的鄉郊面貌將變得面目全非,而流浮山一帶村落歷史和地區特色深厚,亦有政府極可能不保留的非原居民村。研究員翻查文獻,比較歷年地圖、報紙等,簡單整合10條或受北都規劃波及村落的特色:

白泥三村

白泥從北至南可分為上、中、下白泥三部分,亦分別有相應三條村落。

位於發展範圍內的上白泥村早年以養蠔業為主,但隨蠔業式微,許多蠔民先後離去,其中豐裕蠔塘有一建築遺址仍然保留,流浮山發展計劃將改善現存「海鮮街」,但具歷史價值的蠔田和相關建築遺址將何去何從?

中白泥村則有一座白泥觀音天后廟,該廟最早於1978年前建成,初時較小,後在1978年正式重修,其靠近海邊的六層佛塔成為一大特色。

而下白泥村雖然位處發展區外,但亦可能引來投機而有翻天覆地改變。村內有陳家園遺址,本為菜田,於1997年被發現作考古遺址,出土多件商代廣東青銅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亦有被列作法定古蹟的下白泥碉堡,乃一幢兩層高之青磚屋,由興中會元老鄧蔭南建立,作為清末辛亥革命份子於蛇口一帶匿藏、接濟及偷運軍火之基地。

462622227_954252963406476_2379922175013647718_n

坑口村

又稱涌口村,位於坑口河入後海處,故此得名。漁民自1950年代起於涌口沖積地之低窪地區修建如大澳一類的棚屋,以抵禦潮水漲退;艇民亦停泊於近岸,隨人口漸長遂聚居成村。後歷經多次颱風吹襲,棚屋結構上難以抵擋,遂漸改建成寮屋。

鶴佬村

村中人士皆來自海豐、陸豐或潮州一帶,操鶴佬話,並多為艇家。村內無學校及球場等公共設施,惟設有一座小廟,供奉福德公、龍公、水仙諸神。鶴佬村因毗鄰坑口村,居民時常相聚,交往密切,如今坑口村範圍已涵蓋鶴佬村在內,二者混合成一體。

陶家村

村旁有信義會榮真幼稚園,乃一幢平房式聖堂,由挪威差會在1964至1967年間建立,據孔憲波撰寫之《走訪堂會—榮真堂》,記錄了「榮真」二字代表「榮耀真神」之意。昔日教堂屋頂曾豎起晚間亮燈的十字架,據說為偷渡者在漆黑中可找到方向。

沙江廟村/沙江村

因靠近沙江天后廟而得名,村內分為安樂及和平區兩部分。安樂區​​,因位於海濱,又被稱為沙江村海邊區。舊時有蠔田,海邊有碼頭及水泥徑遺跡,為當初方便蠔工泊船及運輸而建,如今猶存​;和平區​​為沙江廟村的一部分,位於「膊頭嶺」的田隴中。

虎草村

原名「夾口」,但因接「苦草尾」,且多產可作藥用的苦草,「苦草村」因而得名,後因「苦」字有頹廢之意,便以同音「虎」字取代。全盛時有約1600人,現時僅80餘人,大多皆非原居民​​,自60年代偷渡來港聚居。2011年9月,有發展商購入村內四個地段,部份屬海岸保育區,並強行收地​​,要求村民搬離。經傳媒調查,發現時任土木工程拓展署處長何偉富​​的妻子牽涉在此,引起官商勾結醜聞。

沙橋雙村

位於流浮山東北角,​​分為上灣和下灣村,曾是養蠔業重鎮,對出海旁有一蠔塘,據說高峰時有逾千村民。但隨蠔業式微,近年人口已大減。過往村民亦會兼養雞鴨作副業。下灣村內有一荒廢村公所,建於1960年。村口設有一大棚頂的廣場,門牌寫著「沙橋村花炮會​​」,該會於1978年成立,每年參與屏山鄉鯉魚山天后誕會景巡遊。

雖然政府聲稱將以「城鄉共融」概念保留鄉郊環境,但根據新田科技城的經驗,極有可能只保留區內原居民村,而同樣擁有地區特色的非原居民村則岌岌可危,這不禁大量鄉村遭滅、村民被逼遷。這些鄉村的特色,構成了整個流浮山鄉郊歷史重要的一環,這些鄉郊歷史特色不被保留,所謂城鄉共融也頂多是「城鄉共溶」,它們的歷史和特色,很值得民間爭取時間記錄和保留。

延伸閱讀
流浮山旮旯—「片區」新開發:「片」去了甚麼?
【北都村崩】新田非原居民鄉村的被消失名冊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