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研論】明日大嶼正式束之高「擱」全因香港缺錢?

【研論】明日大嶼正式束之高「擱」全因香港缺錢?

圖:資料圖片

原定2025年尾開始的明日大嶼填海工程,今日被發展局正式宣佈取消開工時間表。不過發展局至今仍不承認項目已「擱置」,相比起當年林鄭曾「暫緩」明日大嶼,現時不訂下具體時間目標,若非以「擱置」形容,以束之高「擱」也相當貼切。雖然項目提出時香港財政儲備仍有1萬億(項目佔6成),到今日人工島總造價已高於5000多億儲備,然而如此暫緩,能否純粹歸因於千億財赤下「審時度勢」的「務實態度」?

過去七八年為了幫明日大嶼項目護航,好一段時間官方宣傳「方法總比問題多」,信心滿滿北都及人工島可同步進行,提出研究大舉借債、割售島權(賣島花)、甚至研究利用強積金填氹,當年雷鼎鳴更提議以外匯儲備投資建島作「藏富於地」。如果只是手上缺錢,又有信心人工島是「必賺的生意」,手上滿是工具,又何需延期擱置理應從速上馬?

事實上,此1000公頃造島填海計劃由2018到2025近8年之間,經歷過各方面的大改動,包括:

1)造價 (6240億【2018】→ 5800億【2022】→ 不再更新總成本估算【2024】 )
2)縮水 (2100公頃 → 1700公頃 → 1000公頃)
3)用途 (7成住宅作公屋 → 引入公私合營及無用途(white zone) → 賣島花)
4)易名 (東大嶼都會 → 明日大嶼 → 交椅洲人工島)
5)肢解 (4大島+外島 → 2島 → 交3島)
6)收益 (由啟德最高地價【上萬元呎】→ 東涌價【流標+千元呎】)
7)KPI (由2023年稱未來十年新平整土地供應不少於400公頃來自人工島 → 2024年改稱不少於300公頃)

問題不只在缺錢,而是這類巨型項目本身發展時期很長,必然會經歷各種社會及經濟轉變而需要不時作重大調整。觀乎世界上眾多相類似的大型人工島/填海項目,很多都會出現爛尾/完成度不足的慘況:在過去30年,世界上規模大如明日大嶼(1000公頃以上)的填海/人工島項目,其爛尾/完成度不足率更接近8成。這視野在過往本研社與綠色和平研究全球百個大型填海造島計劃的《問題島途》已有深入的分析與案例,只是當年發展局單以「立場先行」未有正視。

不只因為耗費巨大,若以造價3萬億的北都相比,明日大嶼仍只是其約6分之1,所反映的問題不只是有沒有錢上馬推行,而是投資造島後會否血本無歸。 而當年一眾支持人工島填海的經濟學者及專業學會,亦理應出來交代為何當年以「啟德天價」來估計土地收益,而沒有估計過有機會出現「東涌流標價」才是更真實的反映,令項目要到今日才以缺錢為由而「調節步伐」?

其「策略性」亦長期為人所詬病,當九龍東CBD2商廈空置率在疫後持續高企,北部都會橫空出世,人工島以CBD3作招徠已變可有可無。其實就算有充足公帑可花,又是否代表此項目就應如期實行?

社會多年來持續地花了多少構思與論證、筆墨與監察,論證過填海項目的估算錯誤、成本低估、策略失焦、操縱輿論、工程利益、繞過程序、限制參與、社區影響、氣候風險等問題,單是本土研究社過往就發佈與評論過不下百次。

沒有社會這種「力場」,此項目或許在數年前已經草草上馬,回不了頭,城市財政可能已深陷更大的危機。8年以來這種「民情因素」,儘管現今政府未必重視,亦不應單以「唔夠錢」就為明日大嶼蓋棺定論,否則不僅是忽略了多年來因社會民間討論累積而構成清晰公眾意向的努力,亦將整個人工島計劃實行與否純粹歸因於一個「錢」的問題,抹煞了社會對人工島計劃問題的理解與敘事。

而如果今日棄島格局已成,只是因面子理由暫不願宣之於口的話,亦很可能已為意到一直相信著過往香港基建造地的發展方程 (造地→賣地→基建→造新地),已經逐漸不合時宜。因造島真正完成時,其實已是10至20年以後的事,若然仍相信「剷地起路賣樓」仍是金科玉律,「方法總比問題多」,則並無理由因一時一刻就放棄。只有因為意識到發展方程式出現結構性改變,包括造了地賣不出,或賣了地卻不夠回本,才會走到今日這一步。

單單認為缺錢才不填海,也將完全忽略了香港這套「造地煉金術」操作失效的問題,亦令這個城市繼續沉醉於昔日輕易「點地成金」的幻覺之中,城市決策者依舊可「借債渡日」拖延問題,不用認真思考作出革新對策,這亦是港澳辦主席夏寶龍所言「一招鮮,食遍天」的意涵。

不願承認或公佈這種賣地開發邏輯在新時代香港已過氣,當然可能是以此為成功定律的一代人或工程利益的視野問題,形成計劃依然「死不斷氣」之象。反過來項目終於走到這一步,欠的不只錢,而是欠了多年來社會為此項目持續付出的確認,與及欠了當年一眾大力支持的「專家」「智庫」的交代。

472801427_1020539210111184_455773290630957230_n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