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警方於2020年8月拘捕黎智英及搜查他的住所,檢取了他的2部手機,獲法庭根據《警隊條例》簽發搜查令檢取手機內的資料,高院曾下令封存部分屬「新聞材料」或受「法律專業保密特權」保護的材料。惟2年後,裁判官於今年7月根據《國安法第43條實施細則》向警方批出搜查令,範圍涵蓋上述獲封存的材料,當中涉及約8千多項「新聞材料」。黎智英入稟司法覆核,挑戰裁判官的搜查令的合法性,《國安法》指定法官陳嘉信今(30日)頒下判詞,指搜查令足以涵蓋「新聞材料」,亦符合《國安法》的立法原意,「新聞材料」並非完全不能被檢取,否則警方難以調查危害國安的罪行。法官裁定黎司法覆核敗訴,並裁定2022年簽發的搜查令有效。
入稟人黎智英由資深大律師戴啟思、大律師關文渭、黃雅斌及劉韻瑩代表。《國安法第43條實施細則》附表1第2(2)條指,裁判官可簽發搜查令,授權警方進入特定地方搜查「指明證據」,黎爭議條文所指的「指明證據」並不包括「新聞材料」。黎又指,《釋義及通則條例》規定執法機構檢取新聞材料時,須遵守嚴格的程序,受法官監管而非裁判官,然而2022年7月由裁判官所簽發的搜查令,卻授權檢取「新聞材料」作為「指明證據」,因此是不合法。
答辯人為警務處處長,由資深大律師孫靖乾及大律師彭禧雯代表。警方則指沒有任何基礎將所有「新聞材料」都排除於《實施細則》的「指明證據」之外,若根據上文下理詮釋條文,便會發現黎一方的說法站不住腳,尊重新聞自由並不代表「指明證據」不包括「新聞材料」。
判詞指,黎一方並未爭議《實施細則》是否合憲,是次司法覆核亦非挑戰警方向法庭申請搜查令的決定,而是僅爭議對《實施細則》條文的詮釋。
判詞:黎一方詮釋條文錯誤 與國安法立法原意相違背
判詞指,黎一方不爭議《實施細則》並非「條例」,故《釋義及通則條例》並不適用於《實施細則》。判詞又指,若然黎對條文的詮釋成立,《國安法》及《實施細則》將缺乏對新聞材料的司法管轄權,這是難以接受(objectionable)、荒謬(absurd)及有違常理(anomalous)的結果。
判詞指,根據《實施細則》附表1第1條的定義,「指明證據」指「屬或包含(或相當可能屬或包含)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證據的任何物件」,從字面上理解「任何物件」涵蓋任何存有危害國安證據的材料。而此定義符合第43條《實施細則》的原意,即賦予執法機關更廣闊調查方式,及更有效地防止、遏止及懲罰危害國安的活動。由此可見,「指明證據」沒有任何理由將「新聞材料」排除,反而足以涵蓋任何材料,包括「新聞材料」,黎對「指明證據」的嚴格詮釋與《國安法》的立法原意相違背。
判詞:新聞自由非首要考慮
判詞續指,新聞自由並不等於禁止所有對「新聞材料」的檢取或解鎖,案例早已指出對「新聞材料」的保護並非絕對,反而應權衡公眾利益(調查案件)與新聞自由。新聞自由只是其中一項考慮,但非首要考慮。法庭在下令披露或執行搜查令時從來不會被理解為自動地排除「新聞材料」,這從來都不是法律。
判詞指,黎一方嘗試將「新聞材料」與受「法律專業保密特權」保護的材料相提並論,但兩者實不相同,後者不論在現實及法律層面上,皆只得一個答案,就是不容許被下令披露或搜查,這是植根於憲法中;可是「新聞材料」並非完全不能被檢取。
判詞:若與本地法律不一致 國安法具凌駕性
對於黎一方指《釋義及通則條例》規定搜查令在一般情況下不會授權檢取「新聞材料」,判詞指,《國安法》第43條賦予警方額外權力(additional powers)去調查與危害國安相關的罪行,警方可以視乎不同情況,選擇行使《國安法》及《警隊條例》的權力,以最方便的手法達到他們調查案件的目的。《實施細則》是《國安法》必要部份,《國安法》第62條亦表明,若果本地法律與《實施細則》出現不一致,後者應凌駕前者。
判詞:警隊可以自由地選擇依據哪套規例辦案
就2022年搜查令的合法性爭議,判詞指,《釋義及通則條例》未有應用於《實施細則》附表1第2條,並不代表它是「例外」,因此黎所指《實施細則》中的「指明證據」不能涵蓋「新聞材料」,而警方只能依據《釋義及通則條例》的規定申請搜查令檢取「新聞材料」,否則屬不合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說法,法官拒絕接受。
判詞批評,若果黎的詮釋成立,將會根本地及嚴重地限制警方行使《國安法》及《實施細則》的權力。警隊可以自由地選擇依據哪套規例調查案件,而不應只限於《釋義及通則條例》的規定。
法官最終裁定黎的理據並非合理可爭辯,拒絕批出司法覆核許可,警方於2022年根據《實施細則》獲簽發的搜查令仍然有效。
不過法官強調,警方根據2022年搜查令可檢取的電子內容只包括「新聞材料」,而不包括受「法律專業保密特權」保護的材料。
案件編號:HCAL73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