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見過地厚天高以後: 記「太古同怒人」《地厚天高》放映會

見過地厚天高以後: 記「太古同怒人」《地厚天高》放映會

見過地厚天高以後: 記「太古同怒人」《地厚天高》放映會

文:兼清

來到關於「太古同怒人」三場電影放映會的系列報道的最後一篇。

始於東區太古的地區組織,「太古同怒人」為回應街坊社區放映需求,於2020年10月31日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行了三場限定放映會支持本土電影。當日除《理大圍城》外,同日三場的放映會中還有另外一套頗具名氣的紀錄片,就是記錄了本土派政治人物梁天琦的《地厚天高》。此片記錄了天琦於2016年兩次參與立法會選舉之間及其後的經歷和心情。

放映會的嘉賓當然包括該片導演林子穎,此外嘉賓亦包括有藝人王宗堯、作家鄧小樺、傳媒人曾志豪及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教授。

就算一切可以重來......

由2016年農曆年初的旺角衝突,梁天琦聲名大噪,到2017年此片推出,直到2020年的今天再看此片,很多香港人的感受應該越來越深。曾志豪是其中一人。曾志豪說他感到慚愧,「喺佢補選嗰個時候,我應該就係佢口中嗰啲攻擊佢嘅『左膠』份子。」時移世易,今天梁天琦雖然身陷囹圄,但他的競選口號卻遍佈這場運動的每一個細節。像很多香港人一樣,曾志豪曾經反問,想像如果2019年的運動梁天琦在的話會怎樣,反覆思量後,找不到有用的答案,卻發現此問其實只是流於香港人對英雄出現的集體期盼。

2017年的梁天琦躊躇滿志,但在撲面的政治現實下挫折連連。導演於電影的末段問如果所有事可以再來一次會否仍然選擇參選,「會。」梁天琦說。曾志豪認為這一條問題並非只問梁天琦,而亦同時詰問2019年的香港人:如果一切重來,會否一如初衷?

筆者想起荷里活電影《廿二世紀殺人網絡》(The Matrix)中紅藥丸藍藥丸的比喻。吃過紅藥丸的香港人,見過地厚天高以後,有回復沉睡的特權嗎?

拍攝手法流露真摯情感

鄧小樺讚賞電影「拍到梁天琦的Charm」,片中很多片段都很有「人味」,拍攝手法很真實,很能夠觸動人。她認為電影用貼近人性的手法將理念傳播得好廣,發行很成功。鄧小樺說,最初的時候對香港人琅琅上口的「呢八個字」不太投入,但後來發現「離開咗香港就好想講,譬如喺台灣觀選嘅時候就好想嗌囉。咁我啱啱係德國返嚟,係德國又係好想講。」口號的意義從2016年到2019年間一直在改變,此刻鄧小樺形容它為在「反抗共同體」中獲得身份認同的「咒語」,非為2016年梁天琦的選舉工程時所能想像。

道出香港人有志難伸的宿命

沈旭暉看完電影感覺到一種宿命,代表一個世代在香港追求的理想,可能永遠都達不到。例如相比起他現在身處的台灣,在比較同齡的台灣朋友和香港朋友的個人成就時,他赫然發現「台灣嘅朋友廿零歲嘅人可以做到啲咩,卅零歲嘅人可以做到啲咩,四十零歲嘅人可能已經係一個部長,或者什麼什麼大使。」對比之下,為什麼香港人好像永遠都做不到同樣的事?

另外,他認為去年整場運動的其中一個主軸,就是如何盡量不依靠政權去生存。「我諗呢樣嘢係超越咗政治,全個世界大家都講緊一樣嘢,未來點樣可以增加人對自己命運嘅掌控呢,無論係讀書啦、做嘢啦、投資啦、什麼都好。」沈旭暉認為這紀錄片能夠打動人心,正正可能因為主題能夠輻射至一些未必對狹義上的政治有興趣的人群,但他們亦正正感受到自己在香港這個地方,這樣的社會狀態,令他永遠都無法實踐自己心中所想。

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處處碰壁的故事,著實觸碰到一些香港人內心深處一種有志難伸的情緒。

情緒起伏──貫穿電影的主軸

接著,主持問及導演林子穎如何跟被拍者建立信任。「要有耐性囉,出現得多,煩囉,幾煩㗎我,哈哈。一開始佢唔係好習慣鏡頭,佢一路講佢唔係好鍾意俾人影,唔鍾意俾人跟住,但係正正就係我做緊嘅嘢。我認為拍紀錄片唔係拍劇情電影,人哋俾你拍佢自己無好處嘅,你要尊重人想或者唔想。」林子穎說她會在拍攝前跟天琦表明當日拍攝的時段、中間休息的時間、該場拍攝的目的、預想剪接的方式和人物刻劃的方向。電影上映前天琦已經知道故事的大概。「好多嘢要同佢溝通清楚,如果拍到好似『熱血動漫男主角』咁樣,咁套戲出來佢一定唔開心啦係咪?我諗所有嘢都好似交朋友咁,花多啲時間落去聽人哋講點解佢想做呢樣嘢,點解唔想做嗰樣。」林子穎透露一開始天琦不願意透露患上抑鬱症的經歷,但經過林導「氹咗佢好多次」,解釋情節在電影中的意義,終得天琦首肯。

天琦的情緒,一直是整套紀錄片的主軸。天琦在紀錄片中透露,他參選的過程,也是他的抑鬱症病情好轉得最快的一段日子。當時的天琦以成為代議士為志業,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出乎意料地同時為他帶來健康。而我們都能從紀錄片中看見,在參選路途上情緒狀況一直好轉的天琦,最能令觀眾感到他的個人魅力,也許人踏上一步步接近目標的路上時,最能煥發光彩。

結語

正如沈教授所言,2020年的今天,《地厚天高》不再是梁天琦的傳記,是他,也是你和我的故事。在追求夢想的路途上,你和我都應時刻照顧好身體和情緒。寫到這系列報道的最後一篇,筆者此時想起香港獨立女歌手Serrini 於《Let Us Go Then You and I》的MV裡的一段演唱會中的獨白:「我哋香港呢,係好正架。成日啲人呢,係度話咩冇future,well,我哋自己寫出嚟囉!讀多啲書,飲多啲水,食多啲健康嘅食物,唔好食咁多糖,各位小朋友,我哋將來就係社會嘅棟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