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特首辦重門深鎖 大坑西邨長者請願信無人接信 警員全程監視

特首辦重門深鎖 大坑西邨長者請願信無人接信 警員全程監視

(獨媒報導) 特首辦日前移除水馬陣,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在網誌歌頌「香港全面回復安全常態」,特首林鄭月娥今早亦指一切恢復舊觀,又食西多士慶祝。受大坑西邨重建的長者就率先感受林鄭「施政新氣象」,今早前往特首辦請願,希望獲得安置。但特首辦重門深鎖,無人接信,有請願長者需徒步半公里至政總門外交信,沿途更有便衣警員要求收起橫額「唔好遊行」。

無標題
特首辦重門深鎖,閘內有多名保安,仍然戒備森嚴

無標題
有軍裝警員及便衣警員一直沿途緊跟請願人士

特首林鄭月娥即將在明天宣讀施政報告,數名大坑西邨的年長居民就趁今早行政會議召開前,連同民協成員前往特首辦門外請願。惟特首辦的巨型水馬雖然移除,但以往開放的遞信區依然不准進入,保安在閘內表示無人接信,指示眾人轉往政總。

結果三名請願的長者被迫步行約500米至政府總部東翼門前交信,他們沿途拉起橫額並叫口號,促請政府協助居民安置。有便衣警員要求長者收起橫額,表示「可以攞過去,但唔好遊行」,惟眾人未有理會,最終將請願信交予政總門外的保安經理。

2028年始峻工 九旬長者嘆「臨老無屋住」

座落石硤尾的大坑西邨於1961年落成,政府當年以優惠價批出地皮予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興建共8座8層高的樓宇,約1,600戶,三分一居民為長者。2011年,平民屋宇公司向城規會提交重建的規劃申請,惟計劃一直拖延。至今年公司與市建局簽署備忘錄,合作重建大坑西邨,預計於2028年落成,提供逾3,300個單位,當中約1,300伙將重置現有住戶,但安置問題未完全解決。

90歲的潘婆婆是大坑西邨落成時的第一批居民,擔心遷出後無法在私人市場覓得合適單位,望能獲安置至公屋,「唔好要我哋搬左搬右,我驚搬搬下都搬唔到返去,我哋移咗民見上帝」,又指「咁老都冇人租畀我哋」。她亦高喊「大坑西重建,臨老無屋住,林鄭要幫手」等口號。

69歲的居民蔡女士指,自初中已住在大坑西邨,媽媽亦將滿100歲,行動不便,若搬遷至區內唐樓將會非常困難。她促請政府預留擬於鄰近的深水埗白田邨第10期公屋單位,供大坑西邨居民選擇入住。她亦促請平民屋宇公司與全體居民召開會議,商討「先安置、再重建」的可能性,並盼於今屆政府任期內開始施工。

傳政府發租金津貼 區議員憂只能租劏房

民協深水埗區議員李庭豐指,政府放風稱將向住戶發放租金津貼,惟發放金額及年期統統未知。他估計住戶以政府所提供的津貼,恐怕只能租到劏房,「雖然佢唔係公屋,但佢都係半公營房屋,係政府批出去嘅,咁你要佢公屋變劏房,其實係唔公平」。

民協副主席、前深水埗區議員利瀚庭批評政府的方案令人失望,指不少居民已居住在大坑西邨逾半世紀,故要求住戶自行四散租屋將切斷其社區網絡。他提到,深水埗區內劏房租金高昂,長沙灣兼善里一帶又即將重建,街坊可負擔的合適單位少之又少。

翻查資料,特首辦去年在第一波疫情爆發期間,曾在4月以「鑑於疫情仍然嚴峻,減少群組聚集」為由,暫停行會前在行政長官辦公室門外接收請願信的安排,但一年過後疫情緩和,林鄭亦出席多個群聚場合,包括國慶酒會,但仍未有通知恢復接收請願信的安排。

以往亦有團體曾在林鄭發表施政報告前,前往特首辦遞交請願信,工聯會就不時採用此方法,2018年10月曾多次就增建公屋、醫療劵加碼等議題請願,當時有保安代為接信。

無標題
民協李庭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