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最後一個終審的爭議點,是涉案文件因「公眾利益豁免權(PII)」被遮蓋,只有裁判官和控方看過,被告無法得知內容,無從得知控方指控。而在審訊階段,控方證人多次稱因涉及PII,而不回答盤問。代表鄧岳君及徐漢光的資深大律師彭耀鴻形容,被告完全無法抗辯,陷入作家卡夫卡小說《審判》的情況。鄒幸彤更指出,證人不止拒答涉及PII的問題,更曾表明不會回答關於調查國安案件的問題,但原審裁判官沒有介入,她批評裁判官放任證人拒答,令審訊造成不公。
資深大律師彭耀鴻形容,控方將資料遮蓋,等同於控告某人強姦罪,卻不告之受害人身份,試問被告從何抗辯。首席法官張舉能表示該指控必定會「自我推翻(self-defeating)」,彭耀鴻表示支聯會案亦然,裁判官應裁定控方證據不足表證不成立,或裁定被告罪名不成立,亦可永久終止聆訊。
資深大律師 彭耀鴻
律政司稱局中人自有方法知曉遮蓋內容
鄒幸彤指出,律政司稱被告是「局中人(insider)」理應知道遮蓋部份的內容,該說法奇怪。她又表示原審裁判官失去對證人的控制,因為問題即使不觸及PII,證人亦表示不回答。她更指出,證人一度表示提問涉及國安處如何調查案件不會回答,裁判官居然批准。法官一度問及審訊謄本有否記載,鄒幸彤指出相關段落後,5位法官都靜默不言。
鄒幸彤
至於律政司如何回答?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張卓勤表示即使資料被遮蓋,裁判官都可以審視未被遮蓋的文件,若終院認為有任何不妥,可以發還重審。常任法官林文瀚表示,問題牽涉原審是否公平,如果資料被遮蓋,被告可以如何辯護。林官又質疑,律政司是否推論如是「局中人」,必定熟悉每項交易,從而可以抗辯?張卓勤表示局中人自然有方法,不會對他們造成「不當偏見(undue prejudice)」。張舉能表示不同意,如果資料被遮蓋,法庭將難以判斷警務處處長「合理相信」支聯會是外國代理的決定,他直言是一個「不可能任務( it was an impossible task) 」。
助理刑事檢控專員 張卓勤(右)
案件編號:FACC10/2024、FACC11/2024
同日審訊:
終院法官質疑律政司要求法庭重寫《國安法》條文
鄒幸彤自辯:警方指鹿為馬惟下級法院全盤信納
原審文件多處遭遮蓋 證人拒答盤問 上訴方指猶如卡夫卡《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