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工權會過勞死研討會 媽媽哭訴兒子日做14小時突猝死

工權會過勞死研討會 媽媽哭訴兒子日做14小時突猝死

工權會過勞死研討會 媽媽哭訴兒子日做14小時突猝死

【獨媒報導】職業安全健康局今年六月發表《工作間死亡個案與工作情況關係的研究》,稱工人死亡涉多種原因,未能確立「過勞死」現象。工業傷亡權益會(工權會)今日舉行工人過勞研討會,有媽媽在會上哭訴,其任職麵包師傅的兒子因長時間工作突然猝死,她在發言時哭成淚人,嘆兒子的死因至今仍無從考究,激動稱:「一定要幫佢討回公道」。

工業傷亡權益會(工權會)今日舉行工人過勞研討會,有「受害人」家屬出席。曾太的兒子從事麵包業逾二十載,2020年起任職店舖主管,今年年初獨自工作期間暈倒猝死。她甫發言便哭得肝腸寸斷,表示兒子曾向她說新工作非常辛苦,「佢話做咗十幾年嘢都未試過咁大壓力。」她指兒子上班「有早冇遲」,經常凌晨3時許出門,至黃昏才下班,平均每日工作近14小時,更試過加班至晚上8時,休息嚴重不足。兒子被發現暈倒在地的時候為凌晨5時許,手中仍緊攥造餅工具和食材。

曾媽媽

曾媽媽

在死亡證上,兒子的「死因」為糖尿病和高血壓。曾太指兒子不煙不酒,糖尿病和高血壓病情在近年已趨平穩。她聲淚俱下地強調兒子「好勤力、唔識得偷懶」,由於請假需自行尋找替工,故兒子曾連續兩星期工作。她指事隔半年仍心如刀割,更激動稱:「一定要幫佢討回公道!」曾太最後需由工會成員協助攙扶離場,其哭泣聲餘音嫋嫋,在席不少人不禁拭淚。

前碼頭理貨員:攰係人之常情,肉眼都睇得出

曾在國際貨櫃碼頭任職22年外判理貨員的阿陳提到,碼頭工友因過勞而出意外的情況屢見不鮮,尤其外判工人缺乏基本的勞工福利,一更工作至少12小時。他指起重機機手一般需要「邊食邊做」,曾有機手在駕駛期間心臟病發。而自己曾連續輪更工作48小時,即便有小休時間,但因工作壓力無法好好休息,「休息唔夠精神就繃緊,反應好遲鈍,成個人吽吽哣哣。」

無標題

阿陳

長時間在電腦屏幕前工作,阿陳的右眼因為白內障而失去六成視力。他直言難以證明工人「過勞死」,但指「攰係人之常情嚟㗎嘛,肉眼都睇得出」,他說着說着不禁哽咽,籲工友「唔好搏」。

旅遊巴司機Ken則提到,行內司機平均工作逾10小時,對身體造成沉重負擔,「成日都坐喺架旅遊巴到,其實好費神。」他認為工時過長對心理的影響比身體更大,「冇哂社交,又冇時間陪屋企人」,自己更漸漸「見錢開眼」:「我有OT、有長更嘅話,反而覺得『正喎!』其實好唔健康。」

旅遊巴車長Ken

勞福局拒出席研討會 工權會促修訂標準工時

工權會總幹事蕭倩文對職安局的《工作間死亡個案與工作情況關係的研究》表示失望,她指工會今日有邀請勞福局出席,惟局方稱報告已反映個人健康才是致死主因,拒絕出席研討會,又呼籲公司機構應提供合適工作環境。她斥局方「攞份報告做擋箭牌」,並希望局方能目睹今日出席工友及家屬的苦況,盡快訂立標準工時。

城巴工會理事長許漢傑提到指「賣血」情況(逾時工作賺錢)在業界內很普遍;經歷過去發生多次意外後,工作待遇才稍見改善,惟仍不足。他指底薪過低終究是司機逾時工作的主因,工會將繼續爭取提高底薪,並要求增加車長小休時間。

職工盟統籌幹事王宇來表示,香港工時過長早已是老生常談,政府應善用資源,如設立職業病診所以跟蹤勞工個案,及從速制定標準工時。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