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首宗《國安法》案件,24歲唐英傑被指於去年7月1日駕駛插有「光時」旗幟電單車,駛經警方3條防線,並涉嫌撞向三名警員。他否認「煽動他人分裂國家」及「恐怖活動」罪,亦否認交替控罪「危險駕駛導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今(9日)於高等法院續審。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詠怡,繼續以辯方專家證人身分解讀「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涵義,她認為口號所傳達的政治訊息,就是要「恢復失落了的秩序,並團結各年齡層熱愛自由的人,為這個時代帶來重大改變」,並指出口號於2019年「無大台」的群眾示威中被使用,與梁天琦2016年於競選集會使用的語境「非常不同」,不同人亦會有不同的解讀。
李詠怡:「光時」指恢復失落秩序,為時代帶來重大改變
李詠怡今午繼續作供。她在專家報告內考究不同示威口號的出現和發展,指出這類口號的設計短而易於記住,且即使創立口號的原意如何清晰,亦往往有其含糊性。
就梁天琦於2016年創立的「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李詠怡表示,有理由相信「光復香港」的「光復」,是取自2012年開始一連串反水貨客的「光復行動」,尤其是梁天琦所屬的本土民主前線,正正有份組織部分光復行動。
至於「時代革命」,李詠怡指梁天琦從來沒有直接說明意思,但曾於造勢大會上,表示在「世代革命」和「時代革命」之間,選取了「時代革命」,是因為不認為革新改變是取決於人的年齡或世代,而是取決於這時代所有願意為自由抗爭的人。
李詠怡總結,「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此口號所傳達的政治訊息,就是要「恢復失落了的秩序,並團結各年齡層熱愛自由的人,為這個時代帶來重大改變(to recover an old order that was lost, and to unite freedom-loving people of all ages to bring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is historical epoch)」。
李詠怡:「光時」與梁天琦倡議港獨的演講並不等同
李詠怡不否認,梁天琦競選時的政治主張包括「香港獨立」,亦承認他曾於競選大會及演講上提到香港獨立。惟她表示,口號往往只是在集會之中營造氣氛、與觀眾連繫、或建立候選人形象的方法,相較之下,梁天琦的演講提到很多其他事情,故不能將曾於同一場合叫喊的「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的意思,與演講的訊息等同。李其後在法官詢問下確認,在2016年梁天琦發明此句口號前,不認為「光時」曾於此前的光復行動被使用。
2019年7月尾頻繁用「光時」 或因元朗襲擊後需新口號表達強烈憤怒
就「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在2019年的使用,李詠怡指,觀察到口號大概於2019年7月21日才開始被香港示威者使用,其後在網上討論區連登被提及的次數有明顯上升。
她推測,反修例運動早於2019年6月爆發,但到7月尾多了人使用「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背後有兩個原因——其一,是2019年7月頭出現了「光復屯門公園」、「光復上水」等與2012年開始出現的光復行動一脈相承的示威,「光復」一詞開始進入示威者的視線;其二,是7月21日晚元朗站發生的襲擊,引致公眾極大的憤慨,他們需要新的口號來表達憤怒。
李詠怡:口號本質含糊多義 無大台大型示威中有多重解讀
李又分析,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其中一個特色就是許多示威均並非由政治領袖或組織所發起,運動高度「去中心化」、「無大台」。李解釋,運動的這種性質,令要確定口號在某個時間點對使用者和受眾的意義更為困難。李透過分析新聞報導和評論,發現口號有多重解讀,如香港政府、前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及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榮休教授陳韜文等人,便對口號有不同的看法。
李詠怡續指,雖然梁天琦的口號和2019年示威者使用的口號字眼一樣,但使用的語境非常不同——前者是於競選集會使用,後者則於沒有領袖的大型示威使用。李詠怡引用聚焦小組訪談,透露示威者會為口號賦予不同的意義,她其後並指出,口號的特質,正正就是任何聽到或看到該口號的人,都會將自己的解讀帶進口號當中,這也解釋了為何口號幾乎本質上就是含糊(ambiguous)而多義(polysemous)的。
批控方斷章取義 「Malcolm X」寫作「comix」
就控方的專家證人報告,李詠怡批評,劉智鵬主要借用中國古籍去理解「光復」和「革命」的意思,並幾乎機械式地(mechanically)將之應用於「光時」口號上,以古籍的意思詮釋梁天琦所創造的口號有推翻政權、分裂國家的意思。
然而,李批評,劉智鵬對梁天琦演講的詮釋是斷章取義的(out of context),她舉例指,控方所準備的梁天琦競選發言錄音謄本出錯,其中一句「選票就係子彈,呢個係comix講嘅」,事實上應是「選票就係子彈,呢個係Malcolm X講嘅」,批評「他們根本聽不明白他(梁天琦)說什麼,就以胡扯(gibberish)代替」。
李指,劉智鵬作供時,曾以此句說明梁天琦欲「將選票當做武器」推翻政權,但若理解此句的背景——即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Malcolm X於1964年呼籲支持者投票的演講〈The ballot or the bullet〉,則會明白這只是一個「隱喻(metaphor)」的用法。她並確認,Malcolm X並不是一個分離主義者。
教授研究連登 顯示「光時」與「港獨」口號連繫不強
李詠怡又分析連登討論區上有關「香港獨立」的帖文與「光復香港」及「時代革命」的共同出現次數,顯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與「香港獨立,唯一出路」兩句口號並沒有很強的連繫。李再分析「香港獨立」及「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共同出現次數,顯示兩者的連繫也是差不多。
惟法官彭寶琴質疑,假設「光時」本身有港獨的涵義,則某人提及了「光時」,便未必需要在同一則帖文裡再提及「香港獨立,唯一出路」。
李詠怡解釋,之所以採用此研究方法,是有見於控方專家證人劉智鵬採用高級督察張偉文的報告,當中計算「光時」與其他涉及「港獨」口號同場出現的次數,來顯示「光時」與「港獨」之間的連繫,於是運用相同的邏輯,去進行是次研究,以證明相關連繫在連登網上討論區並不特別強,她亦承認此研究方法並非完美。
惟法官陳嘉信指,在網上討論區提及相關口號,跟在示威現場叫喊該口號是不同,僅計算口號出現的次數並不會知道這些口號每次被提及時的取態,究竟是支持還是反對。
李詠怡下周一會繼續作供。
案件編號:HCCC280/2020
審訊第一日:
控方:電單車男有意傳遞旗幟訊息、鼓勵他人彷效
控方引劉智鵬報告:「光復香港」意味將中國政府視為敵人
審訊第二日:
警員稱發射兩粒胡椒球彈圖使被告停車 強調非瞄準頭部
審訊第三日:
辯方稱影片見被告遭警圍住及棍打 總督察:見唔到佢俾任何嘢打
審訊第四日:
警否認故意向唐英傑掟盾牌 稱「擋一擋」時「甩咗」
審訊第五日:
歷史系教授出庭詮釋「光時」:採取手段改變及取回政權
《國安法》首案 梁天琦競選單張提「自治」 歷史系教授:鼓吹港獨
審訊第六日:
《國安法》首案 示威者同場叫喊「光時」與「香港獨立」 教授:兩者有關係
歷史系教授反覆強調「光復」和「革命」歷史語境、約定俗成用法
審訊第七日:
曾現身「光復元朗」 劉智鵬認「光復」不必然有分離之意
審訊第八日:
被告遭搜查銀包時提及「光時」休庭查看包頭袋後無發現
審訊第九日:
明日裁定表證是否成立 辯方:「光時」僅梁天琦選舉口號 非呼籲分裂
審訊第十日:
官裁唐英傑3罪表證成立 控方質疑辯方專家報告與本案無關
政治系教授稱「光復行動」不涉推翻政權 僅抗議水貨客干擾生活
政治系教授稱反修例示威「無大台」致「光時」出現不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