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屹立44年、位於深水埗的「棚仔」布市場,昨日(31日)正式關閉,清拆後原址將興建單幢公屋。食環署原定在下午五時清場,有布販盡最後努力運走布料,「棚仔」最終在晚上七時關閉。有布販就感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但不會遷到位於通州街臨時街市的新市場,亦有遷到新市場的布販,就希望政府可以增加宣傳。
「棚仔」僅有16戶搬到布市場新址,即通州街天橋底的臨時街市,並在周三(1日)開幕,但預計只有2戶布販在同日營業。
經營了30多年布販轉行:有聚就有散
在「棚仔」經營了30多年的蘇先生,他感激深水埗街坊多年的支持,「多謝晒咁多位街坊咁多年支持,多謝晒你哋。」他坦言對布攤不捨,但慨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有聚就有散,既然走到今日嘅地步,就算吧啦。」他對《獨媒》指,早前衝口而出對傳媒稱,在「棚仔」拆卸後轉行做保安,但其實未有確實的打算,「將來做咩我真係唔知,話做保安都係搵餐食。」
另一布販李先生,他在「棚仔」經營逾40年,同樣不會搬到位於通州街橋底的新市場。他表示,「棚仔」一年的牌照費只需4,630元,但新市場較大面積的檔位,月租達4,000多元,其餘中型和較小面積的租位月租則1,000至2,000多元。李先生慨嘆,本港布料行業已式微,在「棚仔」亦非有很多生意,遂選擇退休。
李先生又對《獨媒》指,由於布料數量眾多,未能在搬遷期限前搬走所有布料,料大部分會遭食環署充公。他近日已將部分布料,免費贈予慈善團體及特殊學校等:「食環有本心咪搵我哋啲檔主分啲走囉。」
布販促政府加強宣傳 爭為新市場正名
另一布販何應開將到新市場繼續營業,他競投了較大的檔口,面積約250呎,月租4,500元。食環署今早在通州街臨時街市,新布市場舉行開幕禮,更有「清潔龍阿德」派紀念品。
何應開不滿指,政府對新市場缺乏宣傳,促當局帶動人氣:「氹下啲阿婆喺度排隊做下勢都好吖,有著數㗎搞旺個場,最緊要人氣。全世界都以為棚仔拆咗,我哋搬去新場無人知,依家政府無同我哋宣傳。」另外,何應開指,通州街臨時街市作為新布市場,現時的名稱不合理,正爭取將街市更名為「新棚街布藝市場」。
退休教師黃女士則表示,獲悉今日是「棚仔」最後一天,恰巧需要購買窗簾布和床單,遂到場購買布料。
她指在下午三點選購布料時,有布販不斷不斷大喊「仲有兩個鐘,唔買就執架啦」,感到有點悲涼。黃女士對「棚仔」結業感到可惜,指「棚仔」對社會具價值,布料價錢平民,可以照顧草根階層的需要,慨嘆「連一個比較地道、平價嘅布市場都容不下。」
晚上7點完成清場 警方一度封閉行車路
在下午5時,有食環署人員到場,要求檔主收拾好布料,並在「棚仔」內使用大喇叭巡邏,重複「布市場即將關閉,請在場人士盡快離開」的錄音,呼籲市場內的人們盡快離開,但仍有市民繼續進入「棚仔」購買布料。警方其後一度封閉「棚仔」對出的行車路慢線。
「棚仔」最終隨著約20名食環人員、布販何應開、李先生踏出欽州街方向的正門,在晚上7點關閉,為逾44年的歷史劃上句號。
布販:一個時代的結束
李先生對記者形容,「棚仔」結業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何應開則感嘆「棚仔」已是歷史潮流,「棚仔終於結束,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舊嘅布市場係歷史潮流」。他又期望,通州街臨時街市的新市場生意能夠蒸蒸日上,「舊嘅過咗去,希望新嘅繼續嚟過。」
另一布販東叔在遷出的時候,他將一部購逾20年的攝像機贈予街坊,笑言:「我97年上北京嗰陣買㗎,影過一次就冇再用過!」